就在黄金被认为是资金的 “避难所”,大量普通投资者参与其中热衷于投机炒作的时候,国际金价却开始了大幅度下跌。即在金价一跃站上1900美元高点不过几天,全球黄金价格突然出现明显下跌,交易价格跌幅达到每盎司200美元。这对于大量刚刚入市追捧黄金的普通投资者而言,几乎成为一次当头棒喝。
黄金作为“天然货币”,一直都是公认的避险工具,并与美元形成了明显的“跷跷板”效应。本轮金价飙涨也正是在欧美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形成的。当然,从来都没有只涨不跌的行情,随着国际金价接连攀涨,四家银行发出“恐高”声音也是市场多元化的正常表现,这也同时表明全球经济复苏依然有被看好的潜力。就此而言,黄金理财的风险正在潜滋暗长。
标普调降美国主权信用评级,无异于在资本市场上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全球股市一片萧条。以“硬通货”身份示人的黄金品种,则在此时博得了几乎“一边倒”的看多情绪,国际黄金价格在上周一周内暴涨了6.02%。在国际经济触底和国内通胀持续相交织的“乱世”中,投资者纷纷在黄金柜台前排队大肆扫货,甚至连黄金首饰都被抢购一空。但需要指出的是,黄金及其理财产品固然被视为避险工具,但普通投资者涉足其间应抱有审慎心态。此番四家银行的大手笔做空黄金,或许将对市场预判产生微妙的影响。
纵览黄金在历史上的价格波动,无不是和避险联系在一起,金光也不乏长期黯淡之时。布雷顿森林体系崩塌后,金价经历了大约十年的上涨期,到1980年达到850美元历史巅峰后一路下挫。此后20年间,金价近乎 “腰斩”。新一轮黄金牛市则始自2001年“911”事件,美联储开始执行宽松货币政策,引发市场对通胀的担心,投资者纷纷寻求黄金避险保值。尤其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国际金价更是呈现出飙涨态势。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的年率增长速度为1.3%,第一季度增长速度为0.4%,创下自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这表明,美国经济依然深陷衰退周期,再加上欧债危机持续、穆迪下调日本主权债务评级等负面新闻接踵而至,黄金仍然受到各路资金的垂青。
然而,黄金“十年牛市”、“二十年熊市”的历史表现,也说明了其涨跌周期过长的事实,这一特征对于赚取价差的投资行为并非好消息。而且,市场上推出的黄金理财产品较为复杂,在黄金大涨的背景下,挂钩黄金理财产品的收益却大相径庭,产品间的收益也相差悬殊,最高甚至达到400倍左右,有些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最低竟然只有0.36%左右。显然,与高物价通胀水平相比,一些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是一个负数,这让购买者叫苦不迭。至于,那些期望通过购买金银首饰来保值增值的想法,更是完全不靠谱的做法,因为金银首饰很难出手变现,从来都不是一个标准的投资产品。
更进一步讲,黄金价格一路高歌猛进演绎至今,继续乐观大幅看涨也并非理性之举。四家银行对做空黄金的原因三缄其口,业界猜测可能是为其黄金自营业务套期保值,或者是确实已在高位率先看空黄金。当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经济前景虽然并不十分明朗,但毕竟最为悲观的时刻已经过去,问题只是在于经济形势何时能够真正复苏,而不是变得更加悲惨。就此而言,黄金价格的“黄金期”究竟还能维持多久,市场的博弈正在加码,盲目投资的风险也正在加大。 (马红漫 经济学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