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和矿难,两个反差巨大的词汇,同时出现在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身上。而善和恶,并非只在他一人内心纠结。忙于赚钱的人们需要认清的是,慈善是财富的归宿,而非罪恶的救赎。

①(左上图)8月26日,永兴煤矿的坑口已经没有往日工人忙碌的身影,一年来,十多名矿工没有"平平安安回家",他们要么遇难,要么伤残甚至瘫痪。
②(左下图)8月20日,子洲县中医院的病房里,永兴煤矿工人彭连学因交不起医药费陷入绝望之中。病历显示,他在今年6月18日被顶板压碎脊柱,腰下肢截瘫。
③(右上图)8月20日,宁夏盐池县花马池派出所警察在研究陕西子洲县矿工的死亡证明,那份证明上盖有和他们派出所名称一样的公章。
④(右下图)8月19日,小雨,离子洲县城70公里的永兴煤矿一片泥泞,这里的矿工多为川渝农民。
■ 本报记者 郝成 陈江宏 文/摄
■核心提示
助学、修路、扶贫……公开报道中,他是当地受人尊敬的慈善家;但在他曾经的雇工看来,他却是置生产安全于不顾、瞒报多起矿难、恶意拖欠工人薪酬……一个唯利是图、了无社会责任的煤老板。
近日,《公益时报》记者调查发现,陕西省子洲县永兴煤矿去年末以来发生的三起井下死亡事故及十数起工伤事故,均未上报。这些死难的矿工来自贫困乡村,他们遇难后尸体被拉到外省火化或土葬。
盖有宁夏警方印章的死亡证明,让在陕西遇难的川渝矿工遗体得以在宁夏首府银川火化。殡仪馆接尸运输的联系人,是煤老板堂兄的名字和手机号。
贫苦出身、艰苦创业、事业有成后热心于慈善事业--陕西煤老板刘生东的这一历程,由他的姐姐刘小玲写成六千字的《黄土地上绽放的奇葩》,至今挂在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人民政府网站上。这篇网文称,"刘生东事业成功以后,致富不忘家乡,热心公益事业,用创造的收益积极回报社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但今年7月,近百名川渝籍矿工联名向当地政府反映:刘生东任董事长的子洲县永兴煤矿恶意拖欠工人工资,为提高产量置生产安全于不顾,导致三起死亡事故和十数起工伤事故,且均未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公益时报》记者调查发现,三起死亡事故确实存在,且牵涉多地多部门官员。8月19日,子洲县副县长康锦宏向《公益时报》记者证实,永兴煤矿从未向政府报告这些矿难,"我们也是前几天听说,现在正在调查".
子洲县政府文件显示,7月末,县里已成立联合工作组,并责成县安监局调查矿工反映的"安全事故"问题,但在一个月的调查之后,尚无任何消息。
矿工讨薪牵出死亡事故
65万、56万、48万,是三起事故中三位死亡矿工的"身价"。
子洲县位于陕北榆林市南部,全县31万人,2010年县级财政收入仅为3000多万元,系国家贫困县。永兴煤矿位于县域边缘,距离县城约70公里。在矿上务工的多为重庆、四川、山西籍农民。
2011年7月25日,近百名川渝籍矿工联名向子洲县政府反映,永兴煤矿恶意拖欠工资,要求政府督促该矿董事长刘生东、矿长高毅立即支付拖欠钱款。
事实上,在此之前矿工即已开始讨薪,但进展甚微,且其中发生多次冲突,双方关系日渐绷紧。因此,矿工中有人想起今年6月27日在井下发生的一起死亡事故,向有关部门提及后,发现这一事故竟被瞒报,遂开始举报包括这一矿难在内的三起矿难。
矿工反映的三起矿难分别为:2010年10月5日下午,重庆永川籍矿工谢应友,因冒顶事故被当场压死;2010年12月3日凌晨,山西忻州籍矿工韩红林,被运煤车上翻卸的煤块当场砸死;而今年6月27日下午,四川平武籍矿工谷兴全,又因冒顶事故当场死亡。
三起事故中,两次事故为冒顶,即生产作业面顶部塌陷,一次为井下交通故障引发的运煤车辆倾覆事故。《公益时报》记者在调查中获得的三份矿方与死者家属签订的"协议"显示:三次事故赔偿金分别为65万元、56万元、48万元。三位死者除忻州的韩红林被带回原籍土葬外,另两位均被运往宁夏银川市火葬场火化。
有矿工认为,赔偿金额逐渐降低,或因矿方对死亡事故愈加淡漠。多位矿工表示,这三次死亡事故发生后,该矿并未停工,哪怕是半天。
而记者调查发现,矿方选择与无任何井下建设、生产资质的包工队伍签订协议,且协议只强调产量递增,却将安全责任及资金投入等全归于包工队,这被下井农民工视为上述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