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主王女士将买的两条感谢的烟硬塞给谢师傅,但谢师傅一再推辞,称他所做的只是件小事! 本报记者 宁峰 摄
平凡人心里话:再穷也要自食其力,这样日子过着踏实
昨日下午,农民工谢师傅捡到一个价值万元的金手镯,为了找到失主,他一直站在原地等候40多分钟,他说:“不是自己的东西,再好咱也不能要。”
“我想那么贵重的东西,根本没希望找到,没想到失而复得。”拿着失而复得的金手镯,王女士一脸感激地说。
王女士家住城东东尚小区。昨日中午12时许,她在家整理东西时,突然发现胳膊上的镯子不见了,想起自己上午11点出门时,镯子是戴着的。王女士说,那个镯子是纯金的,价值一万多块钱,是“情人节”爱人送自己的礼物。
回想刚在小区走动过,王女士带着一丝希望,沿着自己刚走过的小路、草坪仔细寻找了一遍,没有找到。
“这是不是你的镯子?”就在王女士失望地走到楼门口时,楼门外一位装修师傅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金手镯,正是自己丢的。“我都在这等了40分钟了,刚听见你说寻镯子,想应该就是你丢的。”面对失而复得的镯子,王女士非常激动,也很感慨:“这个世界上还是好心人多!”
“当时我身上只有200多块钱,想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但他坚决不收,说是应该的。”王女士说,后来自己又从车里拿了一套化妆品塞到师傅的口袋里,但半个小时后,装修师傅竟找上门,把化妆品又送回来了。“我也不知道师傅怎么称呼,只知道他在五楼的邻居家做装修,下午还会过来干活。”王女士通过五楼邻居了解到师傅姓谢。
得知记者采访,谢师傅认为是小事,不愿说自己的名字,只表示他今年43岁,是长安区人,做了20多年的装修工作,目前和妻子及两个孩子租住在灞桥区十里铺。
谢师傅说,昨日中午他搬东西进楼门时,突然看到地上有一个金光闪闪的手镯。将建筑材料搬进楼内,他没有着急去干活,而是站在门口等待失主,“人家一定很着急,说不定会找回来。”
大约40分钟后,一位女士带着孩子一脸焦急地在地上找寻什么,谢师傅简单询问后将金镯子还给她,就忙着去干活了。
谢师傅说,他和妻子每月生意好的时候能赚3000多元,除过供俩孩子上学,几乎没有结余。“不是自己的东西,再好咱也不能要。”谢师傅说,他只上过小学,虽然读书不多,但做人的道理必须明白,家里再穷也要自食其力,这样日子过着踏实。实习记者 张林 本报记者 侯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