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连日来的大雨,护城河小南门附近多棵树木从护坡上倒下。 见习记者 李念 摄
本报讯 (记者 关颖) 每年的6月到8月,是我省雨水较多、容易发生汛情的时期。昨日,记者从陕西省气候中心了解到,今年汛期期间,我省降水较往年偏多,陕南中南部部分地方偏多五成以上。
据统计,今年汛期(6~8月)全省平均降水量312.2毫米,比常年同期(308.5毫米)略偏多。陕北和关中大部150~350毫米,陕南大部350~600毫米,其中降水最多的是汉中镇巴,达877.1毫米。与常年同期比较,陕北大部分地区和关中大部分地区降雨偏少,陕北北部和关中西部部分地方、陕南大部偏多,其中陕南中南部部分地方偏多五成以上。
进入9月以来,我省的降水持续,据9月1日8时至6日8时的降水量统计,陕北西北部、关中及陕南东部在50~100毫米,其中关中西部100~150毫米,宝鸡最多达147.7毫米。与历年同期比较,陕北西北部比历年同期偏多3~4倍,其中横山比历年同期偏多4.5倍,关中大部比历年同期偏多近1倍,部分地区偏多1~1.7倍。陕南北部降水偏多,南部偏少。今年9月1日到6日,陕西省平均降水量为59.1毫米,是自1961年以来,9月份降水量排列处于第4高位,仅比2003年发生渭河大洪水、损失异常惨重的66.3毫米略少。
新闻链接
应对雨情 西安多部门在行动
市国土资源局三个检查组检查隐患
本报讯 (记者 陈黎) 从9月3日开始连续降雨后,市国土资源局立刻成立三个检查组,分赴地质灾害隐患点检查,全市国土系统加强应急值守,遇到灾情、险情立即上报。面对地质灾害险情加大的情况,市国土资源局、市气象局联合发布全市地质灾害三级预警,及时启动“防、抢、撤”预案,切实保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各区县国土资源部门对辖区内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特别是学校、工矿企业等人员密集区进行不间断巡查,密切监测地质灾害隐患点变化情况,积极做好灾害预警。
9月5日晚10时,临潼区政府组织区国土分局组织撤离受威胁群众196户655人至安全地带;高陵县国土资源局妥善安置受威胁的5户群众撤离至安全地带。记者获悉,目前全市国土系统的工作人员仍继续加强应急值守,遇到灾情、险情立即上报。
西安公路管理局确保国省干线公路安全畅通
本报讯 (记者王彬 实习生吕沛) 针对近期的持续降雨,西安公路管理局积极采取六大措施做好道路的防汛保畅工作,确保我市境内的国省干线公路安全畅通。截至目前,西安公路局负责养护、管理的962公里国省干线公路均可正常通行。
据了解,当出现持续降雨时,从接到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开始,西安公路管理局就立即组织各区县公路段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及时采取措施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时刻关注汛情,遇有突发灾害事件及时处置并迅速报告,确保信息政令畅通。为确保防汛保畅工作顺利开展,西安公路管理局进一步严明纪律,明确对防汛保畅工作不力、信息报送不及时并造成损失的,将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因为前期准备充分、保障措施得力,截至目前,西安公路局负责养护管理的962公里国省干线公路均可正常通行。
气象部门监测联防
有效防范灾害发生
本报讯 (记者 关颖) 9月3日至7日,西安地区出现明显的强降水过程,是我市今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大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省市气象部门及时预报雨情,连续发布暴雨预警,并启动重大灾害应急服务,监测联防,有效防范灾害发生。
9月4日16时,气象台发布了强降水消息,并预计从4日到7日我市将持续出现阴雨天气,南部部分地区将有大到暴雨。9月5日、6日,连续两日气象部门发布暴雨预警,并将预警等级由蓝色升级为黄色,同时,气象部门与国土资源局联合发布三级地质灾害预警:我市大部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很大,并提醒公众注意防范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的发生。
在预报的同时,气象部门与各区县、各部门还进行了监测联防,与防汛部门24小时视频连线,通报预报、雨情等情况,有效地防范了地质灾害的发生,减少了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