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卫生部官员释疑扶跌倒老人指南 称无关近期事件
http://news.hsw.cn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11-09-08 06:22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娱乐圈十大“Hold住姐”
娱乐圈十大“Hold住姐”
“9.11”之后机场荒唐事
“9.11”之后机场荒唐事
·台一悍妻虐夫8天打156电话 逼夫听“嘿咻直播”
·老汉骗奸25岁“银行女” 称一夜情能解阴气过重
·“奥迪女”被查当街辱骂协警 引发网络围观(图)
·男子用铁丝捆住幼子及两名妻侄手脚通电致死
·香港富商性虐女公关被控强奸 称已协议10万酬劳
·台北明星高中女生为上网廉价卖身 陷入援交丑闻
 

  本报讯 (记者吴鹏)卫生部6日公布《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有卫生部官员昨日称,伤害干预系列技术指南的制定历时两年多时间,与近期的社会事件无关。

  指南中详解救助方法

  卫生部官方网站前日发出“关于印发伤害干预系列技术指南的通知”,其中,包括《儿童道路交通伤害干预技术指南》、《儿童溺水干预技术指南》、《儿童跌倒干预技术指南》和《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四部分内容。

  但《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独受“钟爱”,指南中称:“发现老年人跌倒,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一经报道,引起舆论关注。此前有媒体报道,武汉一名老人在菜场口摔倒后,围观者无人敢上前扶他一把。1小时后,老人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

  记者看到,其实指南中明确列举了老人跌倒后,在有意识、无意识等多种情况下,施救者应该如何做,比如及时对老人包扎、止血、拨打急救电话甚至人工呼吸。

  而所谓“不要急于扶起”并非不进行帮助。但要辨别清楚老人的情况,比如有腰椎损害情形时,如随便搬动,可能加重病情。

  多种指南将陆续推出

  昨日,上述卫生部人士说,上述指南的制定历经两年多的时间,在最近才完成,遂向社会公布,与社会事件无关。她认为:“技术指南的前提是,所有人跌倒都应该去帮扶,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指南谈的是技术问题,不应变成伦理问题。”

  记者看到,每一份指南除了写明在发生伤害时如何救助外,更大篇幅是在讲授如何预防伤害的发生。新华社报道称,目前,各类伤害已成中国居民第五位死亡原因,调查表明,我国前5位致死性伤害依次为:交通事故、自杀、意外跌落、溺水和意外中毒。

  上述人士表示,此次发布的预防指南,针对的是各地的专业卫生救助人士,卫生部门也将陆续对他们开展培训,同时,将来争取将伤害干预的内容,扩展到公民的健康教育、老年保健等服务中去。另据透露,除了已经发布的上述四项伤害干预技术指南外,卫生部门还将根据不同年龄段人群受到不同的伤害问题,陆续推出其他的技术指南。

  ■ 链接

  约4000万老人每年至少摔1次

  《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中表示,老年人跌倒的发生,并不像一般人认为的是一种意外,而是存在潜在的危险,因此老年人跌倒完全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1.5亿。按30%的发生率估算每年将有4000多万老年人至少发生1次跌倒。

  全国调查显示,老年人的跌倒有一半以上是在家中发生的,因此家庭内部的干预非常重要。家庭环境的改善和家庭成员的良好护理,可以很有效地减少老年人跌倒的发生。本报记者 吴鹏

编辑:李晨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