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住建厅要求,从9月5日起到9月25日,我省将对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状况展开全面调查,调查结果将作为申请住房保障的重要依据。
省住建厅明确了各地调查工作的时间节点,9月17日前完成入户调查登记工作;9月23日前县区完成数据录入、汇总并上报设区市;9月25日前完成数据汇总并报省住房建设厅;9月30日前,省住建厅向省政府报告调查结果。
进行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状况调查,为编制“十二五”城市住房保障规划提供科学数据这样严肃的一件事情,却被一些社区造假充数,只为完成上级下达指标。
社区主任为完成任务造假
“你们来得正好,我正在这里‘造假’呢!”昨日下午2时,西安市新城区长乐西路街办一社区主任张三(化名)坦言,为完成街办下达的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情况调查,他正想办法给申请表中的人物造假名字。
据其称,昨日上午街办再次召集所有社区主任开会,分配给各社区应完成的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的户数。根据街办下达的目标任务,他必须在几个工作日内,完成上百户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状况调查,并指导这些家庭填表,为了按时完成任务,他只能安排工作人员自己填表,也不知内容能否审过。“国家统计数据是为制定‘十二五’城市住房保障规划提供科学数据,但要下达中低收入家庭任务指标显然有失偏颇。”张三说。
街办副主任下任务只为起督促作用
“下达这个任务指标只是一个估算,没有实际意义。”昨日下午4时,西安市新城区长乐西路街办副主任陈锋介绍,这次省市区安排的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状况调查时间紧、任务重,为督促各社区能及时完成任务,该街办根据辖区低保及前期调查的基础,以小区住户户数总额的20%为基数,给各个社区下达了目标考核任务。
西安市未向各区县下达任务指标,这次申报的要求是,凡是符合条件的城镇中低收入家庭按程序入户调查、造册登记,并报西安市住房保障中心汇总。
对于量化考核的分配任务,她称,下达的任务和实际调查户数没有关联,街办要求社区客观如实反映小区的实际情况。下达任务只是对社区主任的量化考核,目的是督促社区必须入户调查。陈锋说,目前他们收到的上报材料尚未发现造假。
房管局数据造假没任何意义
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因为西安市住房保障户数较多,经申请,西安市的申报截止时间从原定9月25日改为9月28日。调查采取个人申报登记和入户调查等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符合条件的家庭和人员按照“陕西省城镇住房困难家庭(人员)基本情况调查表”的内容逐项填写并上报所在社区,家庭成员携带户口本、身份证、住房、收入证明等材料到所在社区登记填写。社区负责对填写登记内容进行核实,对符合条件的家庭同意造册逐级上报,最后由市保障中心汇总。
该负责人称,在录入相关信息中,身份证号、姓名、缴纳社会保险年限、低保证号等要求非常细致,在录入过程中也有核对。
该负责人还称,申报人材料造假没有任何意义,经过登记的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只是初步调查,并不是实际的保障分配。在申请保障房时,还会有一套严格的审核和公示程序。 本报记者 陈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