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旭刚
昨日晚间,万众瞩目的天宫一号在酒泉顺利升空。那些为了这一刻而奋斗了许久的科学家,也放下了一贯的严谨与矜持,如一个心满意足的小孩子一样欢欣鼓舞、蹦蹦跳跳。而且,可以想见的是,那些科学家们必然会在空闲下来之后,端起酒杯,共同庆贺这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因为昨晚那激动人心的一刻,不但对张柏楠这些航天科学家们意义非凡,更对中国航天事业乃至整个中国意义非凡。虽然对我们这些普通人而言,航天似乎是一项太过遥远的事业,远不及小区旁边修一条路、竖起几个路灯来得实惠,但是,必须要说的是,航天并不仅仅是高端的,并不仅仅是遥远的,它也是和我们无比亲密的。
姑且不说各种太空实验转换出来的生产力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也不说航天科技对于种种民用科技的拉动,单从航天人身上那无畏的探索未知的精神来看,航天就是一项足以让我们肃然起敬的事业。要知道,从古人万户的尝试,到莱特兄弟第一架飞机的升空,以及现在每一个航空器的飞天,都是人类对惯常禁区的探索,而正是因为有了不断探索的动力,人类才能从山洞之中走到现在。
某种意义上而言,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最值得珍视的东西,并非某一项或某几项科技成就,而是这种恒久的不畏禁区的探索精神。以中国航天路为例,正是因为我们不满足于一颗东方红卫星,所以才有了更多更好的卫星;正是因为我们不满足于神舟一号,我们才有了嫦娥一号及现在的天宫一号……
事实上,无论整个人类还是哪一个国家,盘点其历史,基本都是一部不惧禁区的探索史。这种探索,不只局限于科技领域,还表现在人文、社会、制度、思想领域。远的不说,当下中国人都应铭记的改革开放,就是这样的不惧禁区的探索史。想想看,联产承包、民营经济、国企改革等等方面,在当年的时候哪一个又不是禁区呢?如果没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精神,哪里又会有今日的辉煌成就呢?
不可否认,说起探索这词儿,似乎总会让人生发出一种沉重甚至悲壮的味道,践行者如此,围观者亦如此。是的,探索尤其是科学的探索,因为面临的是未知的领域,所以人们难免要紧张,要感到沉重。以此次天宫一号升空为例,在昨夜顺利升空之前,很多人在祝福的同时,也暗暗捏了一把汗。应该说,这是大多数人的正常心态。然而,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还有不少人在开着玩笑:天宫一号啊,希望你能把嫦娥带回来,我请她吃正宗的兰州拉面,当然,吴刚就不要来了……这的的确确是一个玩笑,但是,谁都能从这个玩笑中读出那份自信与坦然。
什么是大国心态?这就是大国心态。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个玩笑所渗透出来的价值,堪比天宫一号。因为从这个玩笑可以看出,我们渴求探索,但我们又不惧失败;我们好奇于未知,但我们又不惧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