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南大街粉巷口,由于附近没有存放点,一辆自行车被锁在咪表杆上。 记者 张宇明 摄

编者按
作为环保、方便、低成本的交通工具,自行车为市民所喜爱,在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出于环保、耗油费用等因素的考虑,越来越多的市民愿意重新选择骑自行车出行了。然而,因为现在市区内骑自行车道路变窄、保管站点较少、无处修理、容易丢失等情况,让自行车正在遭遇一系列尴尬难题。
记者目击
没处停放 暂把大树当“港湾”
昨日, 记者来到位于西大街的某购物广场,只见人行道的公共停车位整齐停放着小汽车,但商场附近却没有见到可以停放自行车的地方。商场地下停车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停车场仅供小汽车使用,自行车就算停放了,丢了他们也不负责。
记者又来到长安路,在小寨十字西南角的陕西军人服务社,看到入口处设有一个自行车停放点,停放着近20辆自行车和电动车。看管人员告诉记者,这个停车点并不按时计费,而是按次计费,自行车一次5角,电动车一次1.5元。同样,华润万家购物超市也设有专门的自行车停放点,由于是免费停放,所以没有专人看管。
走在长安路上,不时可以看到有自行车被锁在人行道的白色栅栏上,有的靠在路边的树上,还有的几辆自行车并排停放在街道上,没有与任何东西捆绑,没有任何人看管,孤零零地被锁着。行至西北政法大学时,记者在天桥下的围挡处看到停放着几辆自行车,周围都是果皮与被丢弃的传单等。
尴尬经历
买回没几天 新车就被盗
“上次自行车丢了,去派出所报案,民警一听自行车丢了,觉得事情太小,差点不给我立案。”说起自行车,陪女儿在西安读书的黄女士深有感触。去年,她为女儿买了一辆粉色的自行车,和女儿精挑细选,终于选了一辆400多元的自行车。由于小区没有专门停放自行车的地方,黄女士干脆把自行车放在1楼的楼梯处。可惜好景不长,没几天车子还是被偷了。
黄女士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她在东二环一家商场,看到300元可办一部电话,还送一辆可折叠的自行车。为此,黄女士感慨道,她结婚的时候,娘家的嫁妆就是一辆自行车,在当时还是一件让人羡慕的事。“现在自行车是不值钱,但丢了却这么不受重视,自己还真有些接受不了。”自行车现在是不好骑,不好放,没人管,难怪人们都不爱骑自行车了。
相关新闻
公共自行车租赁 叫好不叫座
昨日下午3时20分,记者来到位于南大街的公共自行车租赁停放点,发现仅有一辆自行车被人骑走,其余几辆仍孤零零地停放在路边。同样,凤城八路等地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也是鲜有人问津。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路过的市民张丽,张丽告诉记者,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开设以来,她从未使用过,觉得公共自行车挺方便,但到了目的地如果找不到存放自行车的地方,公共自行车遭到破坏或丢失,肯定会惹来很多麻烦。
张丽提出一个建议:“公共自行车所刷的卡能否和长安通卡绑定,想用的话刷长安通就行,再多增加些网点,这样才是真正的便利快捷。”
市民声音
请给自行车留出一席之地
“自行车不但要有路走,还要有地方放,得管理好,让绿色出行方便、放心。”昨日本报《下班回家 还要扛自行车上楼》的报道,引来很多热心读者建议、支招。
“现在都提倡低碳环保,绿色出行,自行车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某公司策划吴先生告诉记者,自行车“重出江湖”面临很尴尬的位置,要保证让自行车有一个安全、便捷的空间,不只是要规划出自行车道,同时如何管理也是需要相关部门注意的问题。自行车如何防盗,是否有专人看管,看管费用怎么收取,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去年世博会的时候去过上海,上海部分地铁沿线设置有自行车停车架,很方便。”大学生俞凡是一位自行车爱好者,平时从长安区到钟楼、小寨等地,都选择骑自行车。“到饭馆吃饭,自行车得停在能看见的地方。”俞凡说,上海的地铁沿线有专门的自行车停车架,市民将自行车锁在上面,很安全,“西安地铁也开通了,但能否也增设一些停车架呢?”
还有市民表示,城市在发展,社会能否在城市交通中为自行车留出一席之地,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我们急切呼吁相关部门能完善自行车停放设施。”一位姓刘的女读者说道。
相关新闻:西安自行车族艰难生存 道被占停放贵修车难
在西安骑自行车出行不易 诸多尴尬带来不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