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广东省人大代表建议:公务员见危不救须开除公职
http://news.hsw.cn    来源: 新快报  2011-10-22 15:00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菲律宾举行变性人选美赛
菲律宾举行变性人选美赛
川大校园宝贝热舞走光
川大校园宝贝热舞走光
·19名游客凤凰古城遭围殴 被枪指头威胁“打死你”
·网帖称郑州一幼儿园老师偷拍孩子如厕 逼男童互吻
·四川泸州5岁幼童被货车来回碾压 拖行10米致死
·永嘉街头广告屏误播黄片数分钟 负责人称黑客所为
·郭美美走红前驾驶玛莎拉蒂被撞 索赔45万元(图)
·世园7大数字:刑事案件0发生 游客满意度89.5%

  争论

  有不少人认为应该制定“见死不救罪”,对于这个问题,在昨日座谈会上也引起了诸多法律界人士的争论。有代表指出,“道德的归道德,法律的归法律”,不要搞法律虚无主义,否认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也不要实行泛法律主义,片面夸大了法律规范的调节作用。

  冷漠只是道德问题

  保护见义勇为更重要

  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办公室副主任李军指出,法律和道德本是两个不同的调整人的行为规范,二者有联系,但主要是分工,但近年来,由于社会转型期,大量新的道德事件出现后,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将其归结到法制不健全,继而形成一种惯性逻辑:什么都立法,什么都归罪。出现“有问题,就要立法,立法之后,又出现问题,然后再讨论立法”的恶性循环。

  他说,“小悦悦事件”中18个路人的冷漠行为本来就是一个道德范畴问题,是一个可以通过其他舆论谴责、 社会倡导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况且即使立了法,如何定罪量刑,纵观世界各国,关于此罪也是规定不一,因此要统一都是一个很困难的事,而且自古中国都有“法不责众”之说,在一个普遍没有达到的标准下定罪,是不适合的。“该法律管的归法律,该道德约束的,还是给道德来解决。”李军说。

  保护见义勇为更重要

  广东省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会长杨振洪教授表示,见死不救这种行为确实应该受到社会谴责,“但坚决反对将它作为犯罪行为处理”。

  杨教授说,作为一种有限的社会资源,刑罚手段应当着重被用来打击那些影响社会基本秩序的犯罪。如果将见危不救或见死不救规定不作为犯罪,那么公民生活可能动荡不安、社会秩序将动荡不定,人们的行为完全没有可预见性。

  “增加这个规定就是增加公民的一项强制性义务,会让人们成天诚惶诚恐。如果这样定罪,奉劝会游泳的人一辈子不要到珠江边,因为不知什么时候有人落水了,如果你不去救就会有牢狱之灾。”杨振洪表示。

  广东省政协委员陈紫芸律师也认为不应该将见死不救入法。她表示,保护见义勇为行为是最合适的做法,要对见义勇为条例进行修改。

  建议

  公务员、医生、共产党员、先进人士、保安等特殊人群应负担见危施救的义务;应确定“好心人免责”的规则……昨日,法律界人士纷纷建言献策,就如何加强民众见义勇为意识、保护见义勇为行为提了许多真知灼见。

  公务人员要以身作则

  “好心做了坏事”应免责

  广东省人大代表朱列玉律师称,2011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32名代表建议在刑法中增加新罪名“见危不救和见死不救罪”,其后一直都处于激烈的争论中。“近年来,见死不救的例子比比皆是,令人发指。我认为:公务人员、医生、共产党员、先进人士、保安等特殊人群应负担见危施救的义务”。

  朱列玉认为,对社会特殊人群,明确的“惩恶”规定。比如规定公务人员见危不救,必须受诸如开除公职的纪律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而对医生这一特殊职业人士见危不救,要明确规定刑事责任。

  “好心做了坏事”应免责

  朱列玉指出,在美国加州一个著名的案例中,就是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好心人免责”的法律规则:2004年,女子亚历山德拉发生车祸被卡在车里动弹不得。另一女子丽莎将其救出,亚历山德拉在车祸后瘫痪。后来亚历山德拉把丽莎告上法庭,称其救助疏忽导致她瘫痪。州议会以75:0票通过了“好心人免责条款”。最终,类似丽莎这样的案例:因救助他人的疏忽导致其受到伤害的情况下,得以免责。

  朱列玉说,类似于“好心人免责条款”,在西方很多国家都体现在“好撒玛利亚人法”的保护好心人法案。

  “好撒玛利亚人法”的立法目的,就是要消除社会公众在做好事时的后顾之忧,在他人人身安全遇到危险时,能够积极大胆地提供救助。

  昨日,与会的专家都认为,有必要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好心人免责”的规则。

  判决适当征求公众意见

  “小悦悦事件”中,对肇事司机该怎么判?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办公室副主任李军指出,可以适当公开征求公众意见。

  他说特别是当出现自由裁量权使用中,法律逻辑的运用应当顾及社会正义和法律的良知。“我们尽管不能像国外那样搞‘陪审制’,但是可以规定在裁判可能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的时候,应当适当公开征求公众意见,甚至可以让公众参与”。

  “药家鑫案就采取了庭审现场问卷调查,就很好地解决了民意与法律结合的问题。”他认为,司法机关要裁判一些典型案例,维护法律权威,维护社会主流道德观念,减少道德观念与法律制度在司法中的纷争。

  黎秋玲

  女童离世:佛山被碾女童今晨抢救无效死亡 父母见其最后一面

  冒充肇事者:女童遭碾压商洛男子冒充肇事者 被行政拘留10天

  路人态度:记者对话“冷漠路人”仅一人承认看到小悦悦

  佛山代市长:“小悦悦遭碾压”事件确给佛山抹了黑

  父母态度:小悦悦爸首次表态接受捐赠 表示完全没有和解可能

  追踪:探访18位冷漠路人:有人称“别人不敢碰我怎敢”

  事件进展:警方公布女童被碾事件最新进展 称不存在“顶包”

  救人者:女童遭碾肇案救人阿婆获奖2.5万 将转赠被碾女童

  受害者:佛山被碾压女童四肢已有知觉 仍未能自主呼吸

  网友反应:女童遭2次碾压续:八成网友投票称会打120、110

  事件:2岁女童连遭2辆车碾压 十余名路人见死不救

编辑:李斌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新闻备忘录81期:戴绿领巾真的是种“歧视”?   11-10-21 21:31
·佛山代市长:“小悦悦遭碾压”事件确给佛山抹了黑   11-10-20 16:00
·专家认定遭碾压女童接近脑死亡 医院发病危通知   11-10-20 15:50
·遭碾压女童小悦悦伤情恶化 今将通报最终治疗结果   11-10-20 11:07
·小悦悦爸首次表态接受捐赠 表示完全没有和解可能   11-10-19 19:42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