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政企快线
西咸新区简介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  2011-10-23 18:30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普通、文艺、二B青年
普通、文艺、二B青年
全球最大胆的行为艺术
全球最大胆的行为艺术
·台湾神秘天体营曝光 年轻中产全祼热舞(图)
·美腿女献腿求签名称拒绝冷漠 网友指其低俗作秀
·男子涉嫌非法营运被查 抗拒处罚运管局内上裸体秀
·法院副院长侄女杀人碎尸判死缓 中院称未受干扰
·意大利发现千年情侣合葬古墓:死后依然牵手对视
·深圳拒绝参加省农运会 称没有农民不搞形式主义

  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深入推进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进一步确定了推动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总体战略,形成了区域经济竟相发展、百舸争流的发展态势。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布局重点集聚在四类特殊区域:第一类是现在和未来的经济增长板块,比如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京津冀都市圈、江苏沿海地区、辽宁沿海地区等;第二类是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如广西北部湾、福建海峡西岸地区、吉林图江地区、珠海横琴地区等;第三类是特殊困难地区,如新疆、宁夏、青海、西藏等省区;第四类是国务院确定负有先行先试任务的改革试验区,如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成渝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重点支持和发展这四类地区,从2009年上半年开始,国家相继颁布实施了海西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横琴岛、江苏沿海经济带、山东黄河三角洲、辽宁沿海经济带等14个区域振兴规划和方案。《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推出,标志着关中经济区一跃提升到国家战略发展层面,体现了国家“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的总体思路,为加快建设西部强省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为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西咸新区带来了千载难逢的的战略机遇。

  二、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启动建设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西安从西北区域中心城市、关中—天水经济区核心城市到国际化大都市,是继上海和北京之后国家批复的第三个国际化大都市,西咸两市城市格局和功能将全面升级。2010年6月,《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经省政府审议原则通过,对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发展做出导引性、框架性、战略性安排,提出要按照建设上千万人口大城市的要求,适当扩大城市空间,完善提升城市功能,优化生产力布局,努力把西安市建设成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未来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将做大做强金融商务、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形成国际性的交通枢纽,充分发挥“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的龙头作用。西咸新区将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主城功能新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承担着支撑和引领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发展的重大历史使命。

  三、西咸一体化深入推进

  推进西咸一体化是建设大西安,打造国际现代化大都市的关键之举。西安和咸阳是两个相距仅25公里的千年古都,山通脉、水同源、路相连、界相邻,2002年,西安、咸阳两市签订了一体化协议书。经过近十年的努力,西咸一体化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受行政区划分割、缺乏抓手等原因,一体化进展不快、力度不大,特别是西咸结合部建设步伐缓慢,没有形成实质性、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局面,目前两个城市的发展都迫切需要在空间上拓展和内涵上提高,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补共赢发展。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西咸一体化由此跃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认为必须抓住历史机遇,在区域发展上谋划新亮点,取得新成效,决定将两市接合部规划为西咸新区,明确提出“三年出形象,五年大变样,十年大跨越”的阶段性要求,并以此为突破,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全面、深入贯彻实施。

  四、相关规划为新区规划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

  1、《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发[2010]46号文件)

  2010年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其对关中—天水地区的功能定位、空间开发格局、发展重点、生态保护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1)功能定位

  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科技教育、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北地区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全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基地。

  (2)空间开发格局

  构建以西安—咸阳为核心,以陇海铁路、连霍高速沿线走廊为主轴,以关中环线、包茂、京昆、银武高速公路关中段沿线走廊为副轴的空间开发格局。

  (3)发展重点

  强化西安科技、教育、商贸、金融、文化和交通枢纽功能,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和西咸新区建设,加强产业合作和城市功能对接,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研发和文化教育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商贸物流会展中心以及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

  (4)生态保护

  加强渭河、泾河、石头河、黑河源头和秦岭北麓等水源涵养区的保护,加强地下水保护,修复水面、湿地、林地、草地,构建以秦岭北麓、渭河和泾河沿岸生态廊道为主体的生态格局。

  2、《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2020)》

  《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于2010年10月通过了省发改委组织的最终鉴定和验收,相关内容是:

  (1)空间格局

  城镇化格局:形成“一圈两轴两带”为主体的城镇化格局,“一圈”即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圈,以西咸一体化为切入点,加快新区建设,打造历史底蕴与现代气息交相辉映的人文历史古都,形成千万人口的国际化大都市。“两轴”即以陇海铁路和连霍高速公路为东西向主轴,以西包—西康铁路和包茂高速公路为南北向主轴,形成“十”字形城镇群主骨架。“两带”即长城沿线陕北城镇带和十天高速汉江沿线陕南城镇带。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格局。“两屏”,即黄土高原生态屏障和秦巴山地生态屏障;“三带”及长城沿线防风固沙带、渭河两岸生态走廊和汉丹江两岸绿色走廊。

  (2)关中地区产业发展

  构筑航空航天、装备制造、资源加工、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特色优势产业体系。依托国家和省级开发区,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做大高新技术产业,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文化产业,做优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做精资源加工业。

  3、《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年1月陕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了《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其对西咸新区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

  以打造全国重要交通枢纽为目标,统筹铁路、公路、航空、轨道和管道建设,并加强多种运输方式间的无缝衔接,实现以西安为中心2-3小时到达周边省会城市,5-6小时到达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快速交通圈。

  (2)产业发展

  新兴产业:加快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航天运载动力、空间飞行器有效载荷,重点培育民用卫星应用产业和特种技术产业,促进航天主导产业与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协调发展;打造西安、安康、汉中、商洛等新材料基地;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光伏发电、核电和生物质能,壮大新能源产业规模。构建以西安为龙头,商洛、咸阳、渭南产业聚集区等为支撑的发展格局;加快建设陕南原料药种植加工基地和西安、杨凌生物技术研发生产基地;建设西安经开区大气污染防治、宝鸡高新区节能锅炉与固废综合利用、渭南经开区环保设备等十大示范园。

  传统产业:加快建设西安现代纺织产业园,推动建设咸阳纺织服装、安康丝绸加工等产业基地,支持发展传统手工纺织产品,努力振兴纺织业。

  服务业:现代物流方面:强化宝鸡、汉中、安康、榆林等重要物流节点,推进咸阳空港物流园建设,形成运转高效、畅通便捷的大物流格局。充分发挥西安出口加工区、西安综合保税区的国际配送、采购、加工制造等服务功能,加快建设西安国家级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基地等优势特色产品出口基地。金融业方面:建设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打造浐灞金融商务区,增强国际资本融通功能和区域辐射能力。

  (3)渭河整治

  加大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力度,建设渭河两岸生态林带,打造横跨关中的八百里绿色屏障。以宝鸡、杨凌、渭南城市滨水景观带和西咸新区渭河生态景观带建设为重点,统筹建设渭河城区段防洪堤岸、主河道、湿地、滩涂绿地、农田林网、休闲景观、观光农业,打造河、林、田、城于一体的城市滨水特色功能区。

  4、《西咸一体化建设规划(2007-2020)》

  2008年8月省政府通过了《西咸一体化建设规划(2007—2020年)》,对沣渭、泾渭、空港产业园等重点区域提出了建设规划。

  沣渭新区:以发展商务办公、休闲、居住、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城市新区。重点吸纳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智能电器、微电子制造等产业。

  泾渭工业园区: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导,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石油天然气装备、建筑机械等产业;以高新技术为支撑,改造提升现有医药化工、新材料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以完善主体功能为目标,配套发展物流配送、模具设计、电子商务、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

  空港产业园区:中国西部航空枢纽;航空物流及飞机维修基地;西安都市圈中的空港新城。

  渭河西咸段生态景观带:关中生态系统及秦、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咸一体化中文化内涵丰富的城中河。渭河滨水景观带分为西部城市滨水景观区,中部秦、汉文化产业园区,东部休闲度假区三大功能区。

  5、《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2008年5月,国务院批复了《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相关内容是:

  (1)城市性质

  西安是陕西省省会,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和现代国防科技工业基地,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著名古都,并将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城市。

  (2)市域城镇体系

  规划形成主城区、中心城镇、镇三级城镇体系结构。中心城镇包括四个组团、三个新城和四个县城,其中:四个组团指六村堡、常宁、新筑、洪庆;三个新城指临潼、阎良、泾渭;四个县城指户县、高陵、周至、蓝田。

  六村堡、常宁、新筑、洪庆组团和临潼、阎良、泾渭新城是西安城市发展的副中心,应以科技研发转化为重点,大力发展航天航空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提升服务功能,积极发展商务、金融、物流、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完善城市的综合功能。

  6、《咸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1)市域产业空间布局

  咸阳市域产业布局大体形成三个产业带:

  南部产业带:主要包括咸阳市区和兴平、武功,主要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纺织服装产业和医药产业为主的工业基地,以现代物流、房地产、金融、旅游、养生保健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以及以菜、畜为主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

  中部产业带:主要包括泾阳、三原、礼泉、乾县、永寿、淳化,主要发展以环境友好型的食品产业、建材产业和医药为主的工业基地,以旅游、商贸、物流等为主的特色服务业,以及以果、畜、菜为主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

  北部产业带:主要包括彬县、长武、旬邑,主要发展以煤炭能源化工为主的彬长旬能化工业基地,以及农副产品加工、旅游业和以果、畜为主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

  (2)城市性质

  西安都市圈的核心组成部分,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化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

  (3)中心城区总体布局

  中心城区布局形态“一城三区”:咸阳中心城区由主城区和外围的空港产业园区、泾渭工业园西产业片区、渭河生态产业带三区共同构成。

  主城区分为渭河北片区和渭河南片区。渭河北片区承担市级商业中心、商务中心、旅游服务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综合型居住社区的职能;渭河南片区承担区域性商务中心、文教中心、体育中心的职能。

  空港产业园区:承担航空产业及物流基地职能,是中国西部航空枢纽,西安都市圈中的空港新城。居住人口为8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为38.37平方公里。

  泾渭工业园西产业片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以生态人文旅游为辅的现代工业新城;居住人口8-1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30-40平方公里。

  渭河生态产业带:该区是关中生态系统及秦、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咸阳一体化中文化内涵丰富的生态产业带。居住人口2-3万人,建设用地规模5-7平方公里。

  7、《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2009-2020年)》

  2009年11月,省政府通过了《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2009—2020年)》,相关内容是:

  (1)主城区空间发展方向为:北跨、东拓、西接、南融。 

  其中:北跨以泾渭新区及泾渭工业园的建设带动城市空间向北跨越渭河,在渭河北岸形成空港产业园、历史文化聚集区和现代产业聚集区。

  西接通过沣渭新区的建设,实现两市对接。进一步保护好周、秦、汉、唐遗址,完善城市空间结构。

  (2)按照主城区的空间结构及功能布局,将主城区分为11个功能区。包括泾渭新区、泾渭工业区、咸阳旅游商贸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港务区、浐灞生态区、沣渭新区、古城综合功能区、高新技术及教育功能区、曲江文化产业功能区、航天产业功能区。

  (3)为加快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推进西咸一体化进程,在两市接壤的区域设立西咸新区,在近期重点建设。结合产业发展,规划形成“两区一带”的发展格局。

  8、《西咸新区规划建设方案》

  2009年12月,陕西省人民政府《陕政发[2009]73号》批复了《西咸新区规划建设方案》。

  (1)总体要求

  以贯彻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为契机,紧紧抓住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和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新机遇,按照彰显文化底蕴、集聚现代产业、建设美好生态的发展思路,高起点谋划,板块化建设,开发区模式运作,力争经过5—10年的开发建设,把西咸新区建设成为西安大都市圈之中渭河百里生态景观长廊横贯东西、秦汉历史文化景区一脉相连、现代制造和生物产业集群化发展、人居环境适宜优美的城市特色功能区,形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在西部具有强大积聚和辐射带动功能的一体化开发示范区。

  (2)西咸新区功能划分和产业发展

  规划形成南有沣渭新区、北有泾渭新区、渭河百里生态景观长廊相连接的“两区一带”发展格局。

  沣渭新区:重点打造城市特色功能区和生物产业聚集区两大功能区,建设西咸都市圈人居环境最为适宜优美的新型都市商务中心和西部地区重要的生物及环保产业基地。力争到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

  泾渭新区:规划总面积305平方公里,全部为咸阳用地。重点按照空港产业园、历史文化聚集区、现代产业聚集区三大功能区进行打造,建成西部最大的临空产业园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文化集聚区和西部地区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力争到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500亿元,旅游总收入达到70亿元。

  渭河生态景观带:以河堤建设、河道治理、生态绿化、景观打造为重点,积极开发渭河沿岸的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着力构建横贯东西的百里滨河生态长廊。

  现有规划已经对西咸新区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作出了一定的引导和安排,但多是针对片区和组团而进行的规划和定位。本次规划将从西咸新区的视角,站在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高度,对区域内的资源进行统筹考虑,进一步拓展和提升新区功能,研究新区发展的路径和模式,规范、指导新区各项开发建设,从而对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乃至关中和西北内陆地区的发展拓展思路、提供示范。

编辑:张亚宁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