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警教“娃娃小偷”训练队列队形。

省公安厅厅长王锐等领导在“救助中心”与受教育的孩子交流。
文/图 记者王涛 实习生崔媛媛
核心提示:当您的孩子在大人们的怀抱撒娇、享受童年的快乐时,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或被拐骗或被诱骗,在成年人的幕后操纵下,有组织地扒窃、偷盗、抢夺……成为犯罪分子的敛财工具和逃避法律打击的“护身符”。他们的童年之殇,让多个家庭饱受离散之苦,也给社会治安蒙上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
这些孩子,正在西安警方的努力下,重获新生。
10岁的孩子,应该依偎在父母的身旁,肆意地享受童年的快乐和家庭的温暖。他们似乎与违法犯罪相去甚远,然而,却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在幕后黑手的操纵下,过着偷盗、抢劫、聚众斗殴、砸车窗行窃等令家人悲痛、社会无奈的生活。
被人夺走“童年”的孩子
2005年,外省籍小男孩艾瓦(化名)6岁。因父母离异,他一直和奶奶生活。正在上小学的艾瓦很懂事,成绩一直居全班前三名,还被选为班长。当年4月27日,在放学的路上,一名中年男子给艾瓦吃了一块巧克力。不一会儿,艾瓦啥都不知道了,醒来时他已被人拉到兰州。随后,艾瓦又被人带到离家乡5000多公里远的广州。在一处简陋的住所,他与另外两个新来的男孩被严密看管。那个带他们来的男子,要艾瓦称他为“老大”。
此后,“老大”便教艾瓦学着偷东西,艾瓦稍有不从就会被扇耳光,甚至被用皮带狠狠抽打。在“老大”的指使下,艾瓦被迫开始在街头、商场等地偷盗。此后,艾瓦辗转广州、武汉等大中城市,自己也记不清被警察抓了多少回,每次都因年龄小不够处理,“老大”就冒充家长把他带出来,继续偷盗。这样的生活一过就是好几年,他曾经好几次想着逃回家,但都被对方一顿毒打,甚至威胁“再跑,弄死你!”
2010年初,艾瓦被“老大”带到西安继续偷窃。此时,西安市火车站、钟鼓楼、解放路、东大街、小寨及一些汽车站,因人群密集等原因,已成为外省籍未成年人长期进行偷窃、敲诈等犯罪活动的重灾区。这一问题也成了影响我市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被网民评为“西安十大顽疾之一”。
2010年3月,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杜航伟上任。在了解到这一现状后,杜航伟当即决定:“一定要解决此事”。西安警方率先在全国开始了拯救“迷失孩子”的行动。很快,一场席卷全市,打击外省籍“娃娃小偷”的行动拉开帷幕。
2010年4月,11岁的艾瓦在西安钟楼附近偷东西时,被便衣民警当场抓获。幸运的是,这次民警没有像以前一样让艾瓦的“家长”带走他。艾瓦没想到,正因为这次被抓,他的命运开始有了转机。
一场史无前例的拯救
2010年9月17日,在经历近半年的深入调研与论证后,市公安局召开专题会议,正式将这一特殊违法犯罪群体界定为“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杜航伟指出:这些孩子也是受害者,挽救这些孩子必须切断幕后黑手。
市公安局依法制定了《关于对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收留抚养办法》,此项工作刚一展开,立即得到了西安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副市长朱智生召开专题会议,确立了市级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和经费保障机制;协调相关部门投入200万元设立了收留抚养教育中心;抽调经验丰富的教师和大学生志愿者,协助民警对收留抚养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转化。
“像朋友一样尊重孩子、像父母一样爱护孩子、像老师一样教育孩子、像医生一样救治孩子”,这是杜航伟对收留抚养教育工作的要求,也是工作组全体民警的工作准则。市公安局副局长高威为总负责的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收留抚养工作领导小组,抽调20名精干警力和15名保安,对收留抚养的未成年人开展法制教育、文化学习、心理辅导和教育转化工作并悉心照顾他们的生活,在完成初步教育和转化工作后,护送孩子们回到父母身边;市公安局副局长肖西亮为总负责的深挖幕后团伙专案组,对操纵于幕后的成年人违法犯罪组织进行严厉打击,彻底斩除毒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