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县小吃目前已发展到240多个品种
推高沙县房价
赚了钱的小吃业主回老家买房,使得沙县房价高出附近县市约2000元
能不能对外地人有偿技术培训?政府曾进行民意投票,结果以绝对多数票否决。不过,沙县小吃是不是只能由沙县人经营的争论,仍在继续。当地人怕被抢生意,但另一方面,外地人经营的状况其实难以控制。而且,不吸纳外地人,必然影响扩大经营。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沙县小吃业主逐渐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沙县也因小吃而改变。
有的业主赚到第一桶金后,投资房产或创办企业。小吃业的发展,还带动了调料、桌椅、物流等相关产业发展。
有了钱的沙县人,回到老家购房购车。据报道,沙县的商品房,近六成都是小吃业主购买的。沙县房价目前约六七千元每平方米,高出附近县市近2000元。
而因沙县人车买得多,甚至车牌号不够用,借来同属三明市的其他县市的车牌号。
邓世奇算了一笔账,开一个60平米以下的店面,每月租金约3000元,物料成本8000元,员工工资5000元,水电费和税费3000元,合计成本约2万元。只要选准位置,每天接待130人,每人消费10元,月营业额约4万。若是100平米以上的店面,能达到月纯利5万元。
来自沙县小吃办的数据,沙县小吃产业年营业额超过40亿元,小吃行业收入占据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
沙县经济全力打着小吃牌。从1997年开始,每年一届小吃文化节。投资小吃文化城,开发旅游项目。
据介绍,在沙县每10个农村劳动力,7个在做小吃。到2010年,在外从事小吃业的户数达1.9万户、5.5万余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22%和农村劳动力的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