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访
城中村还有人在垒“高楼”
本报讯 (记者 李媛) 昨日,记者走访了南窑头、吉祥村、二府庄、鱼化寨等地,发现一些城中村中仍有人在加盖民房。知情者透露,村民不断加盖楼房,一是为了挣租金,二是为了拆迁时索取更多赔偿。
科技四路南窑头
30多家都在加盖楼房
昨日上午10时50分左右,记者来到高新区科技四路附近的南窑头社区。该社区是城中村改造后,政府部门统一建造的安置房,每家每户都是一栋3层3间的楼房,分为东、西两个区域。
记者看到,西区四五家都正在原先的三层楼房上加盖,有的加盖两层,有的加盖3层甚至4层,而施工现场工人们也都没有戴安全帽或者系安全绳。
在南窑头社区东区,这里的加盖楼房情况十分普遍。记者粗略数了一下,大概有三十多家都正在加盖楼房,施工现场同样没有任何防护措施。
“很多城中村都拆迁了,这儿的地理位置好,很多在附近上班的人都租住在这里。村民之所以会疯狂加盖楼房,是为了多挣些房租。”在此处租房的王先生说。
正在给一村民家加盖楼房的冯师傅说:“我干活的这家加盖的3层都没有打梁,都是简单用水泥、砖块砌成墙后,再搭上楼板。12个人干活,半个月就能把3层全部加盖完。”
科技路西口鱼化寨
多层民房加盖成“小高层”
11时30分左右,记者来到西郊科技路西口附近的鱼化寨看到,这里的楼房基本上都在5层以上,较高的有9层甚至10层。外事学院北校区对面两栋5层高的民房正在加盖,一栋加盖3层、一栋加盖4层,施工现场同样没有任何防护措施。
59岁的严师傅常年在西安一些城中村里给人盖房。他说:“城中村村民加盖楼房的现象很普遍。除了想挣些租金,有的人为了节约成本,就在材料上省,不打梁或者用质量不好的水泥和砖,这样盖出来的房肯定不坚固。”
电子西街南山门口
加盖没有任何防护措施
12时20分左右,记者来到电子西街的南山门口村,村子北侧是金桥四季花园,对面是融侨馨苑,优美的小区环境和南山门口村的脏乱差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走进村子里,房子是一家紧挨一家,一家比一家高,四五层的房子在村里很普遍。
住在金桥四季花园4号楼的张先生告诉记者,在他家里,就可以看见南山门口村,前一阵子,村子里加盖房子的很多,距离他们楼房很近的一户人家,原本房子是3层高,在没有做任何处理的情况下,又在上面加盖了3层,而且加盖的时候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他看着一天一天增高的房子,心里不由得害怕。
随后,记者又先后来到城南的吉祥村、二府庄、罗家寨等城中村了解情况,在这几个地方都未发现加盖楼房现象。
伤者讲述——
“上一层楼板时,房子突然塌了”
昨日中午,记者来到521医院普外科病房,见到了受伤的连师傅。46岁的连师傅说,当时在工地干活的一共4个人,他和哥哥、姐夫还有邻居。事故发生时,房子只建到了第一层,虽然只有两大间,但空间特别大,当时他和哥哥、邻居在房顶负责上楼板,姐夫在地面负责接应,不知咋回事,房子就突然完全塌了。事故中,连师傅左侧4根肋骨骨折,哥哥腿部受了点轻伤,邻居却不幸当场死亡。
“都怪砖墙太单薄了!”连师傅说,他们4人来自河南汝州,专门负责上楼板,坍塌的房子当时已经上了不少楼板了,再有八九块整个房子就上满了,可就在这时事故发生了。“上一块楼板一个人才挣一块钱,我们没挣到钱却差点把命搭上!”
昨日记者了解到,雁塔区安监部门已经介入调查此事。
记者 张志杰
政策解读
新建房屋未经审批
拆迁时不予赔偿
本报讯 (记者 赵辉) 昨日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今年6月底,西安市政府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自建住宅及拆迁补偿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村民在原有宅基地上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应严格履行规划审批手续,未办理审批手续或手续不全的房屋,在拆迁过程中,一律不予赔偿。
《意见》规定,纳入城中村改造范围的拆迁补偿安置方案,按照城中村改造的有关政策执行。给予村民的住房安置,原则上按照规划审批的面积进行安置。原人均房屋不足65平方米的,按照人均不少于65平方米的标准补差安置,补差增加的面积收取房屋重置价。
对以获利为目的,在农村宅基地房屋拆迁安置过程中,组织村民突击加建的个人或组织,以及因生产、销售、使用伪劣建材和违规施工等造成伤亡事故的个人或组织,由相关部门依法处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刑事责任。
相关数据
2011年12月1日,南郊木塔寨一在建4层楼房发生垮塌,事故至少造成3人受伤。垮塌面积有1000多平方米,废墟内看不到一根钢筋。
2011年6月25日,未央区草滩街办东四村一幢在建6层砖混结构民房突然发生坍塌,7名民工被埋在废墟中,全部遇难。
2010年3月12日,雁塔区陆家寨村一村民加盖楼房时,3层楼板坍塌,造成1死2伤。
2009年6月23日,北郊河止西东村一在建3层楼房的砖混结构墙体整体坍塌,造成加盖在楼顶的简易房塌下,致使1人重伤,3人轻伤。 记者 李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