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老师杨致远点评学生作品
华商网讯 (记者 王茜) 华商影像文化展截至目前已进行到西安外国语大学站。12月15日下午同学们总共观看了《活着-纪念候伯宇》、《自由协会》、《虚拟人生》等六部影片。影片主创人员与现场师生的互动及专业老师的点评,让在场的同学们受益匪浅。 对于学生拍“意识流”、“实验片”题材作品,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老师杨致远给出了自己的观点:有些影片会将剧情削减至零,因此在拍摄时需要多注意。多学习一些优秀作品构思方面的长处。对于一些同学提出“看不懂”的影片,华商网视频频道负责人刘旭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一部好的影片需要好的情节来驱动它。无论拍什么样的片子,都需要在情节上体现思想。缺乏情节会造成让大家都“看不懂”的效果。他强调:“同学们在拍片时应多朝市场化的方向去拍。”
在此次活动即将结束时,杨致远老师向大家表示感谢,感谢自己能够与大家一起度过精彩的2个小时。数码影像随时代发展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拍摄成本越来越低廉,拍摄不再是件神秘的事。对此,杨致远老师表示:“人人都可以拿起手中的器材去记录生活,成为生活的拍摄者。曾有人说‘英语’、‘计算机’是21世纪大学生应具备的本领。我希望‘影像记录’也能成为当代大学生所具备的能力之一。”同时,他希望以后有更多同学能够参与到活动中,施展才华。
此外,本次影像节最后一站将在西北政法大学举办。所有参展影片的主创人员将于12月23日当天颁奖典礼。届时,所有主创人员将与大家一起进行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