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评论
韩寒博文,网络舆论的一次回摆
http://news.hsw.cn    来源: 环球时报-环球网  2011-12-26 15:04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古城的洋节:平安夜西安
古城的洋节:平安夜西安
自焚男子:当时就没想活
自焚男子:当时就没想活
·网曝天津一体校接待国家体操中心领导花费16万
·17岁少女KTV唱歌起争执杀人 称死都死了要怎样
·东莞歹徒拒捕向警察连开十几枪 叫嚣“轰死你们”
·公交车广告语“爽!你设了没?”引发热议(图)
·网曝高速路洛南县改华阳市 官方:有撤县设市想法
·铁道部承认建设规模过大 王勇平动车事故后首现身

  韩寒连发了两篇“谈革命”和“说民主”的博文,表示“暴力革命我们都不愿意发生,天鹅绒革命不可能在近期的中国发生,完美民主不可能在中国出现,所以我们只能一点一点追求”。他还认为中共“有了八千万党员,三亿的亲属关系,它已经不能简单的被认为是一个党派或者阶层了”,“党组织庞大到一定程度,它就是人民本身,人民就是体制本身”。这是当下中国难得听到的大实话!

  在很多人看来,这两篇博文的调子与韩寒以往的文字不太一样。这种印象大概并非完全是主观的。但突破了一个固有形象的韩寒,变得有些“矛盾”的韩寒,或许是更真实的。韩寒的年龄在增长,做了父亲,阅历也在增加,他的思想维度会逐渐增多,增厚。

  其实中外历史上绝大多数成功的作家,他们的思想经历都是不断翻新、扩容的过程。他们不允许自己成为只是某一部分人的“代言人”,他们拒绝一个固定的立场,只遵从现实和心底深处的呼唤。但是中国舆论场一个时期以来在扼杀这样的思想维度,塑造了只说受民粹欢迎的一种话的所谓正确性。

  韩寒说的这些话,用他30年的人生阅历和阅读就总结出来了。其实有类似看法和信念的学者、作家有很多,“谈革命”和“说民主”里没什么可以称其为“发现”的惊世之语。但重要的是,这样的话已经有一段时间不太有名人敢说了,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韩寒做了一次“打破”。

  中国舆论场上这些年盛行对体制的“批判竞争”,对批判艺术和激烈程度的追求尤其成了互联网舆论的基本色调。它迈过实事求是的基线越来越远,快速形成中国舆论场上实事求是的短缺。正因如此,求真和求实必然成为这个时代当中的回摆,它们将重新获得力量。

  但这个回摆不是毫无前提的。中国近年的改革的确在往前走,民主和民生都没在原地踏步。今年中国舆论的几个浪潮,从郭美美事件,到动车事故,官方的回应虽不乏笨拙的成分,但总体态度是积极的。广东对乌坎村事件的民主处理过程,尤其增加了舆论对未来的希望。

  大概不能说乌坎事件的转机,与韩寒博客态度的“异动”毫无联系。其实中国很多事情都是拐弯抹角彼此关联的,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不是。

  中国的改革越坚决,民生的实质进步幅度越大,它能牵动的舆论回摆就越多。那样,不是韩寒,就会有别的文化名人公开站出来,说与互联网上煽情和煽动相反的话。

  中国舆论场应打破“政治站队”的那一套,撕毁各种标签,尽可能还知识分子一个开展理性辩论的环境。每一个思想流派,包括阵营都应是开放的,富有弹性的,它们都不应是只说一种话,最终导致表达方式和内容的僵化,甚至用口号代替一切。

  中国处在内部问题很多,国际竞争风险攸关国运的关键时期。民族复兴在加速成形,但“最后几圈”也是最吃力的几圈。中国需要沉着,调整,反思,也需要自信和自我鼓励。舆论是中国在这个关键期里自我审视的看台。

编辑:温磊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