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国际博览
英圣诞迎消费井喷 中国游客成主力人均花1.2万
http://news.hsw.cn    来源: 解放网-新闻晚报  2011-12-27 14:35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船震门"主角称起诉网民
奢侈品牌店促销华人面孔
奢侈品牌店促销华人面孔
·密码大泄密网友制分析报告 密码123456最受宠
·河南6警察杀人伪装自杀现场 死者遗体7年后下葬
·女大学毕业生天上人间介绍卖淫 曝小姐卖淫价格
·保时捷少女路边救人续:救人是小事别叫我富二代
·现任广东电视台主持人伍思誓言“睡100个男人”
·画家安云霁陷入“船震门” 称将起诉全体网民

  据英国《每日邮报》26日报道,英国商家通常在圣诞节过后第一天开始打折大促销。当天清晨,众多消费者等候在伦敦各大商场门口准备抢购。而海外游客,尤其是来自中国的顾客是“血拼”的主力军。在低汇率和免税的刺激下,中国顾客的平均消费达到了1310英镑 (约合人民币12906元)。

  英国迎来消费“井喷”

  《每日邮报》报道称,由于大促销的打折力度很大,前往英国旅游的外国游客在抢购人潮中表现抢眼。某些设计师品牌的服装、包袋的打折力度达到三折甚至更低,比如一款Chopard品牌的钻石项链,原价是18820英镑,折后价为8469英镑。这吸引了很多来自中国、中东地区和非洲国家的顾客。

  以往,由于英镑的强势地位,英国消费者喜欢前往纽约等地消费,以此利用汇率优势。而如今,英镑汇率下滑,再加上其它国家经济的繁荣,伦敦成了购买奢侈品的“圣地”之一。

  今年12月26日,英国商家迎来消费“井喷”。当天早晨6点,数以千计的消费者就等候在英国各家Next专卖店门口等待抢购。伦敦最著名的百货公司之一塞尔福里奇百货公司创造了单个小时内最高销售纪录,预计每小时的销售额最高可达130万英镑,而最早在其牛津街旗舰店门口排队的顾客是前一天晚上10点半就开始彻夜守候。

  与此同时,网络销售也大幅上涨。很多零售网站从圣诞节就开始打折,伦敦最大的百货商店约翰·路易斯拥有自己的网上商城,网站在圣诞夜和圣诞节当天的访问总量达到150万次,其销售额以年均19%的速度上涨。

  26日,很多商场连续开业12小时,尽最大可能接待更多顾客。当天共计有23万人次造访伯明翰最著名的购物广场布尔令,利物浦市中心的购物广场客流量达到了12.5万人次。

  分析人士预计,英国商家一个月内的营业额将会达到228亿英镑,比去年上涨3.38亿英镑。

  在所有商品中,女性包袋和珠宝的销量最高。

  有中国客专程来购物

  在伦敦的韦斯特菲尔德购物中心内,数以千计的海外游客蜂拥而至抢购打折的名牌商品。 24岁的王小姐和20岁的聂小姐来自中国的西宁,她们买了不少化妆品、手袋和皮带,有的是自己用,有的是替母亲买的。

  王小姐在路易·威登的店门外排队时向记者表示:“我们买什么东西?一个词——奢侈品! ”

  “在中国,很多商品的价格都要高出许多,而设计师品牌几乎从不打折,所以在英国买奢侈品会便宜很多,”王小姐说,“我妈妈要我带一些兰蔻的护肤品给她,一个Gucci或是LV的手袋,再买一条名牌皮带。我自己买了些雅诗兰黛的护肤品。聂小姐给她妈妈买了个Prada的包。确实有中国人是因为商品打折专程飞到英国来购物的。 ”

  22岁的李丹(音译)和她的妈妈关张亚(音译)来自中国北京。李丹表示,她们是特地为促销而来,“我们买了个Prada的包,原价999英镑,折后价是644英镑,这比在北京买便宜多了。 Prada的包是给我妈妈的,我自己想买个Gucci的包,中国国内的东西差不多是这里的两倍。 ”

编辑:陈晨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