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评论
高华坐得住冷板凳的学者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报  2011-12-31 11:19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BBC公布2011年度图片
BBC公布2011年度图片
探秘日本充气娃娃工厂
探秘日本充气娃娃工厂
·陕西农村大学生“回报率”调查:知识难改命运
·复旦一医院收费员将癌症患者名字改为“张去死”
·刘志军、张曙光对7·23温州动车事故负主要责任
·西安城区现大雾天 网友称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所致
·密码大泄密网友制分析报告 密码123456最受宠
·河南6警察杀人伪装自杀现场 死者遗体7年后下葬

  “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据说是史学界前辈范文澜老先生的名言,但是,即使在具有悠久传统的中国历史学界,这些年来,真正能实践这句名言的人,也是凤毛麟角。很多大牌学者,尤其是有着各种显赫头衔的学者,不是各种长,就是什么奖的学者,手上课题一大把,享受多种高额津贴,多个学校的兼职和大笔的补

  助。他们最显著的特点,不是冷,而是热,超热。频繁出席各种会议,参加各种评审,大小的庆典,也少不了他们的捧场。而且,这样的大牌,成果也相当多,多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好多做了校长、副校长,院长副院长的人,公务繁忙,经常一年有小半年在国外,小半年在会议和酒席上,小半年在飞机上,但每年成百万字的著述都能问世。

  当然,这样热的学者,写出的文字,即使有人代劳,也只能是假大空,不是半句空,而是整篇整本地空。只要把课题费花掉,书出版,寿命也就结束了,不会有人再多看它们一眼的。

  不过,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在糊弄之外,也是有辛勤工作的。中国之大,坚持坐冷板凳的人,还真就是有,刚刚去世的南京大学历史教授高华,就是一位。

  这个年头,即使是历史界,选择做时髦学问,歌德式的学问,即使不一定出名,但利益多半不小。即使利益不大,也肯定没有风险。反过来,如果选择做冷学问,难做的学问,甚至多少带有一定风险的学问,那么肯定会遭到冷遇。成果不多,发表很难,因此发表量就少,拿不到课题,评职称就难,至少会比别人落后。一步赶不上,就会步步赶不上,房子、票子、车子就全泡汤。如果做的东西有风险,那么生活中肯定也会有风险。

  高华是一个做冷学问的人,这个选择,是他自己找的。本来,在民国史重镇的南京大学,他作为一个出道很早的民国史专家,选择做民国史,尤其是抗战史、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研究。拿课题容易,得资助容易,出成果容易。以他的才华,数年之内,硕果累累,顺便赚大笔的课题费,易如反掌。但是,他偏要一头钻到难做的中共党史里去,炒冷饭。在他做延安整风研究的时候,他还住在南大的一间筒子楼里,晚上写作,为了不妨碍夫人和孩子休息,就搬一张小桌子,坐在厨房里,一盏20瓦的灯泡,从天花板垂下来,资料铺得满地都是。冬天的南京很冷,风从门缝里吹进来,所以他总是感冒生病。他那些影响巨大的著作,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十年磨一剑磨出来的。

  即使成名之后,高华依然很贫寒,因为他拿不到课题,没有补助,也没有什么高额津贴。直到去世,一家人依然住在不大的三居室里,所有的房间,包括过道和厕所,都堆满了他的书籍和资料。即使这样的房子,也是他借钱买的。后来他那本书出版后,才一点点还上。

  人们都说,做学者要甘于贫贱,可是,自古以来,守愚容易,守贫难。可惜,偏偏只有能守得住贫寒、守得住寂寞的学者,才能做出经得起时代检验的东西。

  (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编辑:张丹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