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婆每月的工资都是2000多元,要养家里的女儿和老人,根本存不下什么钱。”黄庆红说,由于付不起温州的借读费,他去年把要上小学的女儿送回了老家,心里很愧疚,总希望能多有时间回家看看。
黄庆红说,几年回一次家的情况在周围工友们的身上很普遍,大家对春节特别期待。“有一个工友,孩子刚两个月大就出来打工了,两年没回去,都不知道孩子长什么样了,而且孩子都不肯叫爸爸,我们听了都心酸。”
为回家,黄庆红也曾考虑过汽车票,但560元一张的票价终究没舍得买。在黄庆红看来,190元一张的硬座票是最经济的选择,虽然要在路上颠簸30多个小时很辛苦,但能省下钱是实实在在的。
黄庆红甚至怀念以前到火车站彻夜排队买票的场面。“以前我们都是半夜抱着被子去火车站等的,今年车站却空空的。”在信中他写到:“铁道部的初忠(衷)是希望不要人挤人排队在窗口,所以搞了这个东西。现在,窗口的队伍确实短了,但对我们来说,原来通宵排队,还总有一点希望存在,现在,什么都没了。”
这封信将数亿民工在“春运买票难”这个老问题面前又遇到的新问题呈现了出来。
“有人说,我们民工也要与时俱进去学网购火车票,可是买电脑、安宽带,眼下对我们来说根本力所不及。”“我们厂经常上网的老板折腾了一个多小时都没能买到一张票,连电脑键盘都不太碰的我们能怎么办?”黄庆红说。
其实,黄庆红并不反对铁路部门的网络、电话售票,只是希望不要忽略了他们这个群体。
“我知道回家对每个人都很重要,不能要求对我们特别照顾,但是总应该给我们一个公平买票的机会吧。”黄庆红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