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回婆家过年,为什么不能回我娘家过一次年?”来自江西某高校的老师李淑葑为此很烦恼。年关将至,很多年轻夫妻,特别双“独”家庭为回谁家过年争吵、冷战,甚至闹起了离婚。
现象
小两口各有各的理
“去了婆家过年,娘家父母冷对餐桌;回了娘家,公婆那边又不高兴,怎么选都是一个两难。”在南昌一家公司上班的罗菁告诉记者,现在为回谁家过年,与丈夫打冷战快一个星期了,因为她家在九江,是家中独女,而老公是上饶人,在家中也是独子。
无独有偶,年关将近,很多独生子女小夫妻都遭遇罗菁一样的难题。来自江西一家知名建材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高泽告诉记者,央视一则广告给他的印象特别深。
“广告上的一对老夫妻,在过年之际,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饭菜等儿女回家团圆,可子女们纷纷打来电话说有事不回来吃饭了,‘忙~忙~忙~’。偌大的房子里,只剩下失望的一对老人和一桌的饭菜,看了之后我感觉特别的心酸。”高泽告诉记者,其实每年回家过年他并不是忙,完全是一个借口,因为妻子是家中的独女,每年一到过年,平日温柔的妻子完全变了一个人,坚决要自己跟她回娘家过年。
“但我家去年妹妹远嫁去了浙江,父母多么盼着我能回家过年啊!可结婚以来,每到过年,我只要一跟媳妇提这事,她就跟我来脾气,甚至不惜以离婚来威胁我。昨天,我妈给打来电话,说3年没见我回家过年了,我鼻子酸酸的……”高泽对记者说,他现在很害怕过年。
距离使矛盾加剧
采访中,记者发现,“回谁家过年”的烦恼,虽然困扰很多独生子女夫妻,但是同一区域的夫妻矛盾相对要好些,而跨地域夫妻的矛盾最深。从四川嫁到南昌新建县的段女士,竟然与丈夫万先生来到了南昌市西湖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办起了离婚。
“今年春节我坚决不在南昌过年,不行就离婚!”段女士语气坚定地对记者说,离婚就离婚吧,反正自己还年轻,毕竟自己从四川嫁到南昌结婚5年了,每年春节都要从南昌回到丈夫的新建老家过,让她接受不了。
“我是独生女,每到过年很想父母,另外,过年时丈夫家来很多平时不认识的亲戚,说的全是方言,根本听不懂,而丈夫又要去应酬,我感觉很孤独。”段女士告诉记者,由于自己坚决要回家过年,结果遭到丈夫反对。
南昌市西湖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年关将近,平均每天也就五至六对前来离婚的夫妻,为“回谁家过年”闹矛盾离婚的比例比平时有所上升,主要是一些“80后”的小夫妻,独生子女比较多。
为什么跨地域夫妻为“回谁家过年”闹矛盾最深?
江西知名学者、社会学专家杨建葆教授认为,过去受经济条件限制,在异地结婚成家的并不很多,大多是同一个城市或邻近城市的男女组成家庭,如此过年时往返也花不了多少时间,所以夫妻都能接受来往于两家之间。现在,江西的女孩可能会去上海工作,四川的男孩也会到江西工作,两地往返距离很长,若这样的孩子结成夫妻,加上又是独生子女,必将导致矛盾的加深。
观点
"421"家庭结构面临新难题
“很多年轻夫妻为回谁家过年赌气、冷战,甚至闹起了离婚,这是一个新的社会现象。折射了‘421’(即一对夫妇赡养四个老人,抚养一个孩子)家庭结构下夫权妻权博弈隐痛。”国家婚恋咨询师、华东交大女性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东风教授认为。
李东风指出,随着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结婚生子,“421”家庭结构下会经历以前社会没有出现过的难题,例如子女究竟跟丈夫还是妻子姓、独生子女夫妻回哪方父母家过年问题、父母如何养老等诸多问题。现在由于国家的改革开放,女性地位也在提高,因此在婚姻关系上,不再是以夫权主导了,而是开始逐渐进入夫权妻权平等的时代,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没有标准答案,因此夫妻为此不得不进行夫权妻权博弈,这是“421”家庭结构下的一个隐痛。
"421"家庭父母更应理解儿女
另外,李东风认为,老人家也要顺应潮流,改变观念。
“如果双方老人都认为孝顺就看儿女能不能回家过年,非坚持这样的观念,这样的老人就比较自私了。公婆是父母,岳父母也是父母。所以,老人更不应该在这种问题上固执己见。他们阅历深,更应理解儿女,为儿女的幸福着想。大家协商一个解决的好办法,不要因过年大家不愉快或闹到孩子离婚的地步。”李东风认为,孝顺父母有很多形式,平时不关心体贴老人,靠过年几天短暂的团圆来尽孝,那是不能弥补的,也是不现实的。
■记者洪怀峰、实习生姜睿寰/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