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一个农村贫困大学毕业生城里当“摩的”司机养家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2-01-17 08:53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一座荒城:日本福岛禁区
一座荒城:日本福岛禁区
意大利游轮触礁致死5人
意大利游轮触礁致死5人
·7岁女孩照料残疾父母 承担家中大部分家务
·意大利搁浅游轮船长被捕 被指选错航线涉嫌谋杀
·男子持刀杀生母并将其头颅割断 逃亡15个月终落网
·洛阳一重点工程变烂尾工程 系因质量鉴定引发争议
·北方局地大雾南方大部多阴雨雪 专家提醒加强防范
·深圳警方东莞扫黑遇暴力袭击 开枪自卫误杀一的哥

 

  >>知识的脱贫造就精神脱贫

  可张博并不知道,在过去的一年,有一个数据在某种意义上已经颠覆了像他一样为数众多的农村大学生的城市精神之梦。

  中国科学院《2012年中国社会形式分析与预测》蓝皮书显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超过50%,国内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有学者指出,在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职业结构、消费行为以及价值观念都会随之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曾经影响了几代人的“读书改变命运”的观念也必将在社会变革的大浪涛中被置于一个新的环境中去审视,这也注定了像张博这样的80后农村贫困大学生,在这个特殊的社会阶段必将面临生存于城市的惶恐、焦灼和压力。

  “而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使得上大学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形态,尤其是农村的孩子,在父辈‘知识改变命运’的论调下勤奋地读书,上完大学基本都会选择留在城市,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使得城市就业率已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震称,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部署,到2020年,我国将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这意味着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在未来十年间,还会继续扩大,“今后不光是农村大学生,所有的大学生都会面临生存的压力。”

  长期关注农村大学生城市生存状况调查的北京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张亚斌表示,在国内目前所处的快速“城市化”的表层下,社会产业结构仍存在着严重的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城市实际是处在一个表面繁华而实为困窘的位置,这使得城乡大学生的发展机会并不均等,“农村贫困大学生毕业后留在城市基本上是孤军奋战,他们能够凭借和依赖的资源本身极少,为了在城市生存,他们必须面对高昂的房价、医疗、孩子上学的费用等等,除此之外,在心理上他们还得背负留守在农村的父母的期许,面对这一切都需要极大的勇气。”

  上世纪80年代初,出生在陕西省合阳县贫困山区的张亚斌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其自身在城市奋斗的经历让他对于当代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城市生存状况,有了更多的关注和理解,在其博客中,他将农村贫困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归结为“发展贫困”和“回馈贫困”两类。

  “对于他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我们的父母和社会,千万不能以急功近利的物质思想来衡量和怀疑他们的读书价值。”张亚斌称,社会变迁所导致的贫富差异很容易再次让人怀疑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其实这是一个毋庸再讨论的话题,只有知识的脱贫才可能造就精神的脱贫,若没有精神脱贫这样的内源性动力,个体对其奋斗的价值仍然不会体验到真正的意义。

  “任何时候都不要怀疑知识改变命运这个论题,命运不仅是生活在城市和农村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命运是能够看清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面对环境的勇气,”张亚斌说,如果能具备这样的人格品质,“这些曾经在贫困中挣扎读书的农村大学生一定会实现自己的华丽转身。”

  本报记者刘燕文/图

 

编辑:李晨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