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门后“百年好合”的喜联还在,郑来晋(化名)的新娘却已经跑了。
老乡组团娶回老婆
谈起在越南45天的经历,陈长江记忆犹新。
去年9月,陈长江乘飞机到越南胡志明市,同行的八九个人都是永春人,去越南都是要找一个越南新娘回来。
刚下车,媒人安排他见了一个越南女子,陈长江并不满意。陈长江说,这一行他共见了4个越南女子,张氏是他见到的第四个。
第一次见到张氏,“她指甲没修理,头发卷卷的,比较脏,很老土。家里条件不好,不过她读完高中,能讲英文。”陈长江觉得她来自贫困家庭,如果带回永春的家里,条件比那边好,她肯定会安心生活。
第一次见面,中介不会带男子去女方家里,而是让男方先住在女方家附近的宾馆或者越南媒人家里。“吃饱了没事做,很想家,待得都腻了。”陈长江说,语言不同,也不敢四处乱走,天天待在宾馆内,对着电视机,不知道电视里播的都是什么,就这么耗了20多天,更像是一种煎熬。
陈长江与张氏都觉得对方不错。经女方父母同意后,他们着手办理证件。直到证件办完了,陈长江才由张氏的妹妹引着,去了女方家。他前后去过四五次,每次去都待上一整天,傍晚四五点才回宾馆。
“她家的房子一边是草搭的,一边是木屋。我们这里最破的房子都比她家的要好。”陈长江说着张氏娘家的窘困,有些心疼。“她爸爸妈妈对我很好,每次去都会杀鸡鸭。他爸爸看到我抽烟,塞了好几根烟给我。”
回国前,他们在越南办了酒席,租了新郎新娘的礼服,精心打扮。宴席从早上5点多就开始了,亲戚、邻居全请来了,十来桌,一拨接一拨地吃。
陈长江带着媳妇,给老人敬酒,跟着叫人。“礼俗跟咱们农村差不多,但是在那里,就是感觉好玩。”
结婚3天后,2011年10月27日,陈长江就带新娘子回国了。
婚后 有人欢喜有人愁
这些来了越南新娘的永春家庭,横口乡的郭文质家现在喜上加喜,他的越南媳妇身怀六甲,预产期就在龙年正月;介福乡的郑来晋与越南媳妇登记10天后,媳妇一去未返。
来自永春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股的数据显示,去年7月到今年1月初,在永春县公安局登记的越南籍新娘63名;此外,也有一些越南新娘打算嫁入永春,还未办结婚登记。而“出逃”的越南新娘有12个。
故事1
春节 孩子要出生了
黎清翠夫家在永春横口乡福联村,她已有8个月的身孕了,一个即将到来的新生命,对丈夫郭文质一家来说是最值得期待的事情。
黎清翠还是登记在册的去年最早来到永春的越南新娘。去年4月26日,她跟丈夫来到永春,3个月后在永春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股登记在册。
记者到访时,她一个人到邻居家串门了,丈夫郭文质陪父亲郭新河正在烤火取暖。
“今年都38岁了,总算是娶了一个媳妇回来了。”74岁的郭新河又数落起郭文质来,“这个媳妇好,要是早上起来见到我,都会叫‘爸爸’。儿子啊,不大声跟我说话就不错了。”老郭的几句话,说得院子里的亲戚都跟着笑了起来。
郭文质还有一个大哥,40多岁了,也未娶亲,一家人住在一幢破旧的木楼里。他说自己做过很多工作,赚的钱不多,家里穷,找了好些年的对象,这才动了去娶个越南新娘的念头。
“她家的房子也不好,铁皮做的,一到下雨天,根本不能睡觉。”郭文质说,黎清翠的姐姐们都嫁到国外去了,当时看着她老实、纯朴,就决定娶她回来。
去年4月26日,两人回到家中,很多邻居大老远跑来,想看看越南新娘跟本地的新娘子有什么不一样。5月1日,老郭家摆了酒席,把亲戚邻居都请了过来。这一天,郭新河把养老的钱拿出来,给媳妇买了一条金项链。郭文质的姐姐特地花了七八百元,给弟媳妇买了一套大红新娘套装来,婚礼办得热热闹闹的。
思乡 常打电话给家人
黎清翠挺着大肚子走了进来,郭文质上前牵着她走过来,坐在他的身旁,指了指面前的火炉,示意她也烤一烤火暖和一下。他很自然地伸出手,帮妻子把头上沾着的雨滴拭干。
“想家哦。”黎清翠的普通话说得有些夹生,词汇量却不少。“那你要不要回越南去,去找你的爸爸妈妈?”郭文质的眼里都是笑意,看着妻子的肚子,他笑着接了一句。
“不要去。你在这里。以后等孩子出来了再去。看看,还回来。”黎清翠断断续续地说,却让郭文质脸上的笑更灿烂了:“她都会管我了,如果晚上出去泡茶晚点还没回来,超过9点,肯定要打电话催我回家睡觉。”
郭文质说,黎清翠刚来时,就窝在家里,不太喜欢去别人家串门,因为听不懂别人说的话,待了十来分钟就回家。再后来,有时候一个人出去走走,“对不认识的人,她根本不说话”。在家里闷得慌,她就会跟越南的父母或者远嫁美国的姐妹通电话,一打都要一个小时。
“她们会问我,这里好不好,我说好。老公好不好,我说好。都好。”黎清翠说。
亲戚都喜欢拿肚子里的孩子跟黎清翠开玩笑,问她喜欢男孩还是女孩。黎清翠每次回答都很简单:“男孩。”再问为什么,她会指一指身边的郭文质说:“他喜欢男孩。”
故事2
探亲 新娘一去不返
去年12月1日,介福乡郑来晋(化名)亲自把妻子文氏艳送到福州搭车,还把身上的2000多元全给了她。他不相信妻子会这么走了,可是一个多月来,无论他怎么打妻子的电话,都听不到回音。
郑来晋父母均已过世,他有3个哥哥、1个妹妹,目前独住一栋两层楼房,屋内简陋。
去年10月28日,他和其他四个男子一起去越南讨老婆。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就看了文氏艳这一个越南女,双方基本上能用中文沟通,郑来晋决定娶她。在越南办完证后,他带她回来。
去年11月23日,双方到福建省民政厅登记结婚。几天后,文氏艳跟郑来晋说,她爸爸病得很重,她要回家看望爸爸。郑来晋预感到她有可能一去不复返,内心挣扎了三四天,他甚至跟妻子商量,要不先把离婚证办了再回越南。文氏艳不答应,她说还会回来。
郑来晋不好阻拦,又不知道说什么好。去年12月1日,他陪文氏艳去福州,买了到广西的车票。到了广西,他还拿了2000元现金给她作路费。她走了之后,郑来晋经常打她手机,有时候没法接通。有一次接通了,但她不肯说话。
民警告诉他,在出入境记录上,文氏艳在去年12月2日已经从广西出境。确定这个消息,郑来晋只是把头埋了下去,没再吭声。
“没办法,后悔也没用。”郑来晋说。门外,“天作之合”的喜联还在。
郑来晋说,由于他年龄大了,在老家很难找到对象,这才想去越南找个老婆回来。为了讨这个老婆,他花了4万元左右,大部分钱都是找别人借的。之前他在陶瓷厂打工,现在一直四处在打零工。“再找一个老婆?以后再说吧,现在不想了。”郑来晋说。
永春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股掌握的动态数据显示,越南新娘嫁到永春又跑回去的,郑来晋的媳妇并不是第一例。
部门
越南新娘涌入永春
“还有几位越南新娘欲嫁入永春,还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今年1月6日一大早,永春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股副股长颜建全,又接到了基层派出所的汇报,辖区来了几个越南新娘。其中,有一个是越南新娘的妹妹,来探亲的,是否留下暂不清楚。
在出入境管理股干了十来年,颜建全连登记的本子都不用翻,就可以说出在永春的越南新娘的准确数字,包括分布情况、这些越南新娘的大致情况,但是他无法阻止这个数字的剧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