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北京等地大量房企消失 降价可能成今年主旋律
http://news.hsw.cn    来源: 舜网-济南日报  2012-01-27 09:51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春节餐桌上的风景线
春节餐桌上的风景线
海南低温游客泡温泉
海南低温游客泡温泉
·湖北农村小学缺钱缺人 老师称谈论工资时受屈辱
·西藏所有寺庙将实现九有:有4领袖像国旗人民日报
·男子疑妻子出轨在其腹部刺“偷男人的下场”
·统计称PM2.5每年导致欧洲38.6万人死亡
·网友自制“亲戚发言大纲” 为避逼婚考虑不出门
·夫妻档垄断北京亚运村卖淫市场 招嫖卡只发外地人

  对于房企而言,2012年将并不好过。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随着中央严厉打击投资投机调控楼市,量价齐跌成为楼市主基调,一批房企通过各种方式快速消失、倒闭。而随着政策的持续从紧,库存日益增加和资金日渐紧张,房企危机正逐渐加重。在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逼迫下,市场将迎来更大一轮的调整。

  大量房企正在快速消失

  2011年12月19日,北京市住建委发文称,北京东方时代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473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后未依法申请延续或工商营业执照已注销。根据有关规定,已注销上述企业的开发资质。一定程度上,这473家公司今后将在京城楼市消失。

  从整体数字上估算,可以发现这一波房企消失潮将会持续进行,甚至会呈现加剧势头。据北京市住建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北京市房地产资质有效期内的企业大数是3000家左右。而来自北京市国土部门的数据显示,最近几年来,北京市每年公开出让的经营性土地的平均供应规模不足200宗,而且今后经营性土地供应规模越来越难以超过200宗。假如以5年时间来计算,即便有1000家房企可以获得土地,原先拥有土地的房企5年内也应该开发完毕,那么这就意味着过5年后有将近2000家房企无法获得新的土地,而且每年市场都会有新的进入者,那么这2000家房企的出路或许也是消失。

  房企消失潮并不只是出现在北京。武汉市房管局去年四季度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0月底,武汉共有在册房地产开发企业1375家。相比2010年同期,房企数量减少了200余家。

  政策左右楼市发展命脉?

  以北京市场为例。据了解,项目开发完毕,土地少、地价高无疑决定了一些房企的去留。但仅此并不能解释的是,与2010年注销了185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质相比,2011年的注销数量明显大幅增长。其次,记者从2011年北京注销开发资质的473家房企中发现,有些企业的注册成立时间为2009年、2010年,但仅成立了一两年就迅速注销,另外有些房企成立了近20年,偏偏也选择在2011年注销。第三,不仅是一些小型房企注销开发资质,一些大型房企如北京世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也在这波被注销的房企中。

  万科北京公司高管肖劲认为,中国楼市说到底是政策市,政策的变化带来市场的变化,主要是限购、限贷等政策对市场影响较大。

  楼市调控仍将从严从紧

  从政策层面来看,2012年楼市调控仍持续释放从严从紧的信号,一定时间内调控不会松动已是业内共识。

  记者通过春节期间的走访发现,从市场面来看,楼市仍然十分冷清,交易陷入停滞僵局。在多个售楼处及中介门店,记者普遍看到的是关店停业。

  世联地产分析师认为,房企间竞争加剧乃至并购加剧,成交下降,房价调整仍将是2012年的主旋律。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日前发布2012年中国经济预测报告显示,综合调控政策、市场供需等各项因素,2012年商品房价格将难以维持增长趋势,转而进入下行通道,预计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将同比下降5.3%左右。

  (据新华社北京1月26日电 记者 刘德炳)

编辑:李晨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