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国际博览
伊欧石油贸易战如箭在弦 国际油价面临新考验
http://news.hsw.cn    来源: 工人日报  2012-01-30 14:09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春节长假综合症全面暴发
春节长假综合症全面暴发
甘地纪念日印度儿童扮甘地
甘地纪念日印度儿童扮甘地
·日本完成钓鱼岛附属岛屿命名 借机宣示“领海”
·伤不起的技术男:搭讪女编辑未达愿将其捅伤
·河南村民冰河中救3条命 自己被冻死冰冷河水中
·大一女生春节搭车进城殒命荒野 身中6刀双手被绑
·武汉官方暗访发现 上班首日一些公务员脱岗拜年
·8旬翁春节露宿女儿家门外4天3夜 6个子女均不管

  伊朗议员当地时间29日向媒体表示,伊朗议会尚未就拟切断对欧洲石油出口相关议案举行投票。伊朗议会能源委员会副主席苏达尼早些时候称,议会正起草议案,要求政府立刻停止向欧盟国家出口石油,并禁止从那些对伊朗实施制裁的国家进口任何商品。原先预计,该议案在29日被上呈到议会。

  欧盟外长会议23日通过决议,禁止欧盟国家从伊朗进口石油并同时对伊朗中央银行实施制裁。但为了缓解石油禁运措施给欧盟成员国及相关企业带来的压力,该决议同意已经签订的合同可以执行至今年7月1日。在此期间,欧盟国家将寻找别的“油路”。此前经磋商,沙特等中东产油国已表示愿意在欧盟禁运伊朗石油后,增产石油以稳定国际市场。而伊朗议会如果出台对欧洲的反制裁的议案,将直接导致欧盟预设的缓冲期流产,并即刻影响到欧盟进口石油。伊朗采取先发制人的反制措施,表明将与西方抗争到底的决心,也表明伊朗和欧洲之间的石油贸易战如箭在弦。

  伊欧石油贸易战的根子是伊朗核问题,操作者则是美国。美国政府认为,加大对伊朗的制裁,是逼伊朗妥协的最有效手段,而对伊朗进行石油禁运,是釜底抽薪的一项制裁措施。去年11月初,国际原子能机构发表不利于伊朗的报告后,美国和英国宣布了对伊朗的新一轮制裁,英国的金融体系切断了同伊朗所有银行间的联系。法国11月中旬也提议对伊朗展开前所未有的制裁措施,包括让欧盟成员国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并呼吁其他国家也中断同伊朗的石油贸易并冻结伊朗央行的财产。

  美国还在全世界展开了对伊朗的“外交战”,力图建立旨在孤立和制裁伊朗的“国际石油禁运联盟”。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和常务副国务卿伯恩斯,不久前分别访问了东亚一些国家和土耳其等国,向这些国家“强调国际社会合作解决伊朗核问题的重要性”,转达美国政府在加大制裁伊朗等问题上的立场。据报道,日本表示将“考虑减少伊朗石油进口问题”,但土耳其却让美国碰了钉子。土耳其是伊朗石油的“进口大户”,其石油总进口量的30%来自伊朗。土耳其表示,只会遵守联合国对伊朗的制裁决议。就在伯恩斯访问土耳其之前,土耳其外长达武特奥卢访问了伊朗,并说土伊两国关系正处在近400年来最好的时期。

  美国组建“国际石油禁运联盟”,伊朗则针锋相对。伊朗大谈石油禁运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冲击,并“威胁”那些“希望填补伊朗石油出口真空的国家”。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高级顾问阿里·阿克巴尔·韦拉亚提26日说,伊朗决不容许出现其他国家可以卖油而伊朗不能出售原油的局面。伊朗总统内贾德日前则表示,如果欧盟对伊朗石油实施新的禁运政策,输家将是欧盟而不是伊朗。

  不可否认,西方制裁对伊朗的影响是严重的。统计显示,石油出口占到了伊朗全部出口贸易额的80%,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半也来源于石油出口。欧盟是伊朗第二大石油出口市场,目前欧盟从伊朗进口石油占到了伊朗石油出口总量的18%。由于未来石油出口减少,可能导致政府收入缩减,政府调控经济稳定的手段也将可能受到削弱。另外,由于金融制裁引起伊朗通货膨胀,引发其货币里亚尔急剧贬值,官方公布的通货膨胀率在21%左右。但是,受新制裁影响的不只是伊朗,未来一段时间,全球民众或许都会为其“买单”。伊朗是石油输出国组织中的第二大石油出口国,石油贸易战势必将让国际市场油价出现走高,世界经济将面临新一轮考验。

编辑:李晨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伊朗正就切断对欧洲石油出口起草议案回应制裁   12-01-29 21:12
·欧盟“狠手”制裁伊朗 引发国际油价全线上涨   12-01-25 15:11
·美方拒绝加美石油管道项目 加方将拓展中国市场   12-01-20 10:39
·欧盟拟7月禁运伊朗石油 全球石油供应变数大增   12-01-20 08:34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