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卓远还是单身,崔奶奶说要为他介绍女友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闫文青实习生王彧摄

谈到何卓远的照顾,崔育英感动落泪
美丽心灵在古城
92岁的崔育英最爱吃家跟前“广东味芝朗私房菜”饭馆的煲仔饭、河粉和牛肉粥。让她回味的不仅是饭菜味道,还有3年来每顿饭不管吃多少,34岁的饭店老板何卓远都只收1元的情意。
不想收钱老太不同意
照顾她自尊一顿饭一元
昨日,西安柏树林西号巷一小区1层一户人家虚掩着房门,何卓远端着牛肉粥和苦瓜饼推开房门时,看见崔育英老太太靠在床头,听着户外传来的爆竹声。这就是老人的家。
“何经理,你店里那么忙,别老往我这里跑……”看见何卓远,崔育英费力用手撑起身子,何卓远赶忙上前搀扶。
崔育英称何卓远是“老朋友”、是“好人何经理”。她说,自己是河北人,没文化,抗日战争时期,和丈夫逃到西安后就与亲人失去了联系。1976年,丈夫患癌症去世,膝下无子女的她每月靠政府补助的550元维持生计。
何卓远说,2004年,他在东大街端履门菊花园南口西侧开了“广东味芝朗私房菜”饭馆。与崔育英相识,也与饭馆有关。2008年夏天开始,他总能看到崔育英步履蹒跚地到他的饭店吃饭,有时一盘河粉,有时一碗牛肉粥……老人吃得很少,但来的次数很多。时间长了,何卓远感到好奇,为什么她总是一个人吃饭?子女呢?老伴呢?
交流之后,何卓远对崔育英的晚年深感同情,便与崔育英商量,准备一直免费让她吃饭,崔育英却拒绝了。
“人家开店不容易,我一个糟老太太,不能亏人家!”崔育英说,最起码也该收个成本费。
何卓远也觉得,如果不收钱会伤崔育英的自尊心,就决定每顿饭只收她1元钱。
受过许多西安人帮助帮老太太是回报西安人
“不是我帮了她,而是社会帮过我,我只想回馈社会。”何卓远说,2005年他父母也在西安,一天,60岁的母亲抱着7个月大的侄子去东大街玩,一大早出门,中午还没回家,一想到母亲不会说普通话,也不识字,全家人都慌了神。他发动了十几个人到处找,当日下午3时许才接到了柏树林派出所的电话,说他母亲找到了。
“看到我妈,当时全家都哭了……”何卓远说,作为一个外地人,他接受过许多西安人的帮助,现在生意不错,他总想着也为西安人做点什么。
与崔育英相识后,何卓远总是挂念这位奶奶。2009年初,有段时间见不到崔育英,何卓远通过社区民警找到崔育英家,得知她生病后,就开始送药、送饭。
“我觉得我儿子真的不为别的,可能我们一家和她有缘分,政府也帮过我,我儿子这样做,算感恩吧,帮了她,我的心也感到挺温暖的,说明儿子长大了。”何卓远的母亲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