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延安8旬老人义务修路护路50年 羊肠小道变2米平路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2-02-06 03:10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夜店性感辣妹的疯狂行为
夜店性感辣妹的疯狂行为
叙利亚大批男子疑遭屠杀
叙利亚大批男子疑遭屠杀
·欧亚遭遇极寒至少286人死亡 媒体称小冰河期来临
·湖北一刚出生男婴因“丑陋”被奶奶抛下高桥摔死
·香港大学生游行烧“蝗虫广告” 反对歧视内地人
·日本一女子因嫉妒幸福妈妈折断4名婴儿腿(图)
·少年不愿随父母出行跳楼自杀 家人称都是网络惹祸
·赵本山公开炮轰春晚审查制度:就他们的脸是青的
 
  核心提示: 82岁的高锦明已记不清,为修家门口的路用坏了多少把锄头和铁锨,50年的坚持不懈,这位老人默默无闻地用了3年的汗水,把延安烟洞沟山上一条羊肠小道“改头换面”变成了长一公里,宽两米多的平坦道路。
 

  82岁的高锦明老人经常拿着铁锨平整他修的路

   82岁的高锦明已记不清,为修家门口的路用坏了多少把锄头和铁锨,50年的坚持不懈,这位老人默默无闻地用了3年的汗水,把延安烟洞沟山上一条羊肠小道“改头换面”变成了长一公里,宽两米多的平坦道路。而剩下的47年,他又坚持修路护路,义务为大家服务。“我们为何不把这条路修好呢”

  说起义务修路的初衷,高锦明老人觉得没有啥。1962年至今,他家一直居住在延安市宝塔区七里铺社区烟洞沟的山上,他以前是延安市建筑工程总公司的职工,对于盖房子、搞土建的活非常熟悉。“我当时可是烟洞沟山上的第一家住户。那时候上山没有路,我就琢磨着怎样给修个路出来。”高老说。此后,他利用每天下班后和礼拜天的时间,花了三年修成了一条供人上山的小路。后来山上的住户多了,看到人们搬运东西都靠肩膀扛,他又动手修了一条能走架子车的路。

  “我们为何不把这条路修好呢?”抱着“我得为群众服务”的想法,高锦明逐户动员居民对原有的路再进行加宽加长,现在已经是一条汽车可以行驶的马路了。运送货物的车都能送到住户家门口,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

  “他让山上的人有平路可走”

  从烟洞沟山下到山上的居民区大约一公里长的山路,在高锦明常年不懈地养护下,路面平平整整,路里侧还有专门挖好的土台阶,主要是防止下雨下雪时行走上下坡路时行人滑倒。在靠近路边或拐弯处,高锦明还用被人丢弃的下脚料、烂楼板等埋在边上当护栏。年前的一个下午,正提着年货回家的任先生看见记者和高锦明在路边聊天,就急忙插话说:“这个老头儿你们得好好表扬一下,几十年了默默无闻地给大家维护这条路。要没有他,山上住的人就没有平路可走了!”50年来,高锦明重复地做着这些事情,无怨无悔。有人问他“路是大家的,你年纪一大把了,图什么呀?”不管谁问,他总说:“我今年82岁了,只要我身体还能行,我就要为人民服务到底。咱不是什么英雄,就是普普通通的平凡人。”

  高锦明开始修路的那段日子并不被人理解。当年,有居民认为,高锦明是拿了政府的钱才修路的。但时间一长,大家相互打听后才知道,老人是义务将这条上山路修起来的。也许正是这股子朴实的犟劲儿,这里的居民被他的坚持感动了。本报记者赵彬文/图

编辑:王秋阳
分享到微博: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