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林柯老师(后排中)与学生们在一起
“我对孩子们说,流行的东西大多数和你自己没关系我是把那些东西揉到教学中去,不是单独放出来写作文讲求真情实感,但在现实中,你不得不妥协,所以有个真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对语文老师来说,教学的激情浪漫与理性沉淀都不能少” 杨林柯老师“火”了。因为一封写给家长和学生的万言信。
2月21日,下午是语文课。他像往常一样去上课。结束后,他和学生们谈起了这封信。他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历史中。我们身处的世界,与我们每个人有关。改变自己,就是改变我们的世界。我们都是语文教育的探路者。”全班的孩子都鼓起掌来。“或许,这封信是一份献给我们生命的礼物。”他补充说。
“孩子们还挺为我自豪的。”杨老师笑着说。他始终没觉得自己是另类。20多年前,他从陕西师范大学毕业,就进入这所著名中学当老师。高三教了11年,班主任7年,从他手里出去的学生他自己也数不清。
但孩子们都记得他。“万言信”发表后,他有一些压力。一个在外地上大学、没留名字的学生给他发短信:“老师,我深深地喜欢并尊重你的上课方式,不管走到哪里,都忘不了您的那些话。或许有人不理解,但希望您能坚持下去。我们都支持您。”
他的学生王鹭,2007年上大学,如今在西安交大读硕博连读。她至今记得的是杨老师每节课都在黑板上写的“每日赠言”、“思想的声音”之类的。每节语文课,都会从这些话开始。那些有哲学意味的句子一直影响她到现在。
“他上课不拘一格,胆大。能说出每个人内心都想到但没有说出来的话。”王鹭至今记得中学上语文课的美好时光。她说,高中时只觉得老师讲课有意思,进入大学,读研究生后,才意识到,老师当年所说的批判意识是多么重要,没有这些东西,一个人很难抵达思考的深度。
在杨林柯所在学校的贴吧里,有学生整理出“杨林柯语录”。有留言说:“老师人很好,就是有点愤青。”对此,他开心一笑。
被普遍争议的是杨林柯的“大语文”观和教学方法,可能使孩子的成绩受影响。而事实上,杨林柯的班级并没有出现成绩下滑的情况,高考成绩并不差。
学生们都说杨老师喜欢谈哲学。“我希望孩子能奔着意义去。有了生命感,孩子一定能自己管好自己。”这是杨老师的理解。时不时,他会给那些十五六岁的少年说点深沉的话。例如,“理想和信仰都在路上。在心灵的深处,在世界的最远处。”
这位中学老师,默认了自己是个理想主义者。48岁的他,至少不缺少对教育的激情,对世界会变好的信心。
说真话的孩子也能得高分
华商报(以下简称“华”):你的万言心灵告白经媒体报道后,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你也成为新闻人物了。我们就从新闻谈起吧。你说过不要孩子们过于迷信新闻,要多读书多思考,能否具体谈谈?
杨林柯(以下简称“杨”):我并不是说鼓励大家不看新闻,而是希望孩子多读书思考。如果你没有思考能力的话,看到的事物只是表象,是泡沫,不能形成判断力,只能盲目地跟着走。我对孩子们说,流行的东西大多数和你自己没关系。
华:肯定会有家长担心你在课堂讲过多题外话,影响正常教学吧?
杨:其实我的“全人格教育”并不占用多少时间。毕竟,课堂上有教学任务在那里放着。我是把那些东西揉到教学中去,不是单独放出来。比如说讲《红楼梦》中王熙凤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我就会给学生启发,一个人,外在的包装越华美夸张,可能正说明这个人内心的虚弱,因为形与神往往是背离的。爱美是人之天性没错,但过分的包装恰恰表现出内心的弱和小。人要内心强大的话,就不会太在意外在的包装。我也会借此引开,什么是最高的美……我常常就是这么结合教学,把自己的思考揉进去的,所以并不会影响正常的教学。
华:作文是衡量语文成绩的重要砝码。听说你主张孩子不写八股文,说真心话。这样能得高分吗?
杨:我可以拿写作文来举例。写作文是考验说真话的一个重要的度量仪。写作文讲求真情实感,但在现实中,你又不得不妥协,所以有个真到什么程度的问题。比如说你在家里可以不穿衣服,可是你跑到大街上不穿衣服,别人也会说你是精神病。所以写作文时,说真话要保持一个适当的度。就像季羡林说的: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我是专门打假的,高考阅卷作文那种很假的文章,碰到我就栽了。“文无新旧之分,只有真假之别”。我给作文分成三类,一流作文是性灵,表达最真实的情感。二流是道德,比如正确的废话,像编造捡钱、做好事一类的。三流作文是堆砌文字,更糟糕,完全没有载道,凑字数、玩新八股。
华:你是希望孩子们的思维不那么简单?
杨:对。我觉得教育培养的不应是单向度的人。例如我常给同学念像龙应台等人的文章,希望孩子有辩证的思维。我给孩子们说,即使是看待“正义”这样的大命题,也不应单向从一方面看。就如光从正面打过来,会在背面留下阴影,你不仅要看到光,还要看到阴影。举个例子,你站在一个昏暗的屋子里,面前两束强光打在你的眼睛里,除了光,你其实什么也看不到。再比如说文明,它和时间关系不大,而和品质关系大,你不能说80岁的老头就比20岁的年轻人更文明。讲荆轲刺秦王时,我也会让孩子们想一想,荆轲是英雄还是笨蛋?
应试教育让孩子思维太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