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社会福利补贴成“鸡肋” 年轻父母不知独生子女费
http://news.hsw.cn    来源: 新闻晚报  2012-02-24 14:02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浙江东阳现纯金花轿
浙江东阳现纯金花轿
中国十大80后美女主持人
中国十大80后美女主持人
·“叙利亚之友”会议今在突尼斯举行 中俄将不出席
·广东拆除钉子户住宅 业主强拆过程中妥协
·成都交警称纳税人交的钱跟我没关系 被离岗培训
·英国一女记者及法国摄影师在叙利亚遭炮击身亡
·英国媒体:叙利亚下令对入叙记者格杀勿论(图)
·17岁名校生为摆脱学习压力弑母 事后称“不后悔”

 

  能否整合统一为“生活补贴”

  种类繁多的各类补贴,让大部分市民感到“搞不清楚”。市人大代表裴蓁表示,目前各类补贴由市财政局、市民政局等不同政府部门管理或拨款,建议相关政府部门能够进行整合,统一为“生活补贴”,让市民一目了然。 “比如拿到工资条,看一个职工的收入,就是工资+生活补贴,这样就非常清楚。 ”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许多市民并不在意工资单的领取和留意工资单上各项收入的明细。对此,有劳动专家建议劳动者要注意保留工资条,一旦发生相关劳动争议,工资单是最直接有力维护自身权益的证据。

  对于部分居民提高 “鸡肋补贴”的呼吁,市人大代表裴蓁认为,首先要考虑政府的承受能力和给企业单位的承受能力,否则容易引起负效应,“与时俱进的补贴标准,需要与政府财力相匹配。 ”裴蓁说。

  ◎相关链接

  补贴、津贴类别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一般意义上的补贴是指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等因素的影响,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性补贴。它是职工工资的一种辅助形式,也是工资的一个组成部分。通常把补偿生产(工作)条件方面的叫做津贴,而把弥补生活开支方面的叫补贴。

  从补贴的管理层次区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或地区、部门统一建立的补贴;另一类是企业自行建立的补贴。

  国家统一建立的补贴,一般在企业成本中开支;企业自建的补贴,一般在企业留利的效益工资中开支。

  补贴主要包括:为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上涨或变动等因素影响而支付的各种补贴,如副食品价格补贴 (含肉类等价格补贴)、粮、油、蔬菜等价格补贴,煤价补贴、房贴,以及提高煤炭价格后部分地区实行民用燃料和照明电价补贴等。

  我国的物价补贴由两种方式,一种是明补 (补给居民或职工)方式,另一种是暗补(补给企业或流通环节)。纳入工资总额范围的物价补贴是指明补。

  津贴是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而支付给职工的一种辅助性工资。主要包括特殊劳动消耗津贴、保健津贴、技术性津贴、年功津贴和地区性津贴等几种类型。例如:高温津贴、野外地质勘探津贴、矿山井下津贴、化工行业实行的有毒有害津贴;卫生防疫津贴、医疗卫生津贴、科技保健津贴;特级教师补贴、科研津贴、工人技师津贴等等。上述津贴可统称为特殊工种岗位津贴。

  年功津贴一般包括工龄津贴、教龄津贴、护士工龄津贴等。

  地区性津贴是为了补偿职工在某些特殊的地理、自然条件下生活费用的额外支出而设立的津贴。例如:林区津贴、高寒山区津贴、海岛津贴、高原地区临时补贴等。此外,其他的工资性津贴还有:火车司机和乘务员的乘务津贴、航空和空勤人员的伙食津贴、专业车队汽车司机的行车津贴、体育运动员的教练员的伙食补助费、少数民族的伙食津贴,以及书报费等。

  津贴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随着工作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它不像基本工资那样,一经确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变动。

  从津贴的管理层次区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或地区、部门统一制定的津贴;另一类是企业自行建立的津贴。

  国家统一建立的津贴,一般在企业成本中列支;企业自建的津贴,一般在企业留存的奖励基金或效益工资中开支。

  晚报记者 陈珍妮 王珝

编辑:温磊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公安微博:防电话骗局新花样“生育补贴”   12-02-22 08:48
·西安今年重点建公租房 公租房补贴每平米涨百元   12-02-16 05:21
·江苏渔民近40万补贴5年没拿到 官方称钱已退回   12-02-15 21:08
·陕办理敬老证年龄从70岁下调至65岁 可享多项优待   12-02-14 04:20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