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楼观道文化展示区正式开业
篆刻章回,姿横华彩。在新的时代卷轴中,对于中国古老道文化的温暖想象被赋予了与时俱进与继往开来的双重含义。
在这个征程中,个性曲江以其独有的风韵气质精彩诠释了传承与发展的深刻内涵。
一直以来,曲江被定义为中国文旅产业的开拓者、深耕者甚至收获者。他们以超常的勇气与变革力在探索道路上艰难跃迁、绽放异彩,使我们能够豪情万丈地瞻望中华人文经典的绚丽未来。从这个意义延展开来,曲江楼观道文化的存续、嬗变、进化、推演,也必将对中国问旅产业的未来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古楼观位于陕西省周至县东南十五公里的终南山北麓,东距西安70公里处,为周代大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说创始人——老子(李耳)讲经传道之地、道文化发祥地、中华道教祖庭,这里山水秀丽,风景优美,素有“仙都”之称。
2012年3月2日,中国(楼观)老子文化节暨西安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景区落成典礼盛大开启,一场道文化的朝拜之旅就此拉开。融圣人、圣地、道德经于一体,古楼观向来最衬“仙风道骨”这四字神韵。这场全球盛会不仅将千年楼观愈发灵动的神韵展示在世人面前,还将以一种全新方式衔续道家之风,诠释博大精深的“道文化”。
破茧成蝶 千年古楼观恢弘绽放
作为中国道教文化区的楼观台,号称“天下第一福地”、“洞天之冠”、“道国仙都”。 人们之所以景慕楼观,追本穷源,乃是由于古圣人老子曾在这里讲述了《道德五千言》这一博大精深,奇伟玄妙的经典,羽化后亦安葬西楼观。
此后,无数先贤逸士和帝王将相在此朝拜祭祀、诏敕修缮、研修道学。楼观台因此得以名扬天下,成为“天下道林张本之地”,历经几千年而不衰。
风雨沧桑,楼观留下了丰富的道教文物古迹,词章典册,史话轶闻。其遗址可划分为三大部分:中部以说经台为核心,有启玄殿、从林院、炼丹峰、显灵山、闻仙谷、吕祖洞、化女泉、清溪观、会灵观、清庙、玉华观、宗圣宫、尹喜墓、朱象先墓、李道谦墓;东部以元始台为中心,有仰天池、玉清观、十老洞、通道观、迎阳洞;西部以大陵山为中心,有吾老洞、王母宫、琵琶洞、遇仙桥、延生观、大秦寺。上述遗址除少数留存有殿堂、牌楼、塔、台外,大多亦遭到破坏,尚存碑石80余通,是研究楼观及道教文化历史的珍贵文献资料,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学术价值。而徐甲化骨、韩湘子求道等传奇故事也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
建国后,党和政府对楼观的名胜古迹和历史文物极为重视。楼观台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经过多次修复,整体面貌得到全面改观。近年来,在精心运营下,楼观景区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成为了以道文化为核心的历史文化旅游景区。
古楼观景区的开发,紧紧抓住了“中国”、“民俗”和“观光”这三个核心理念,按照“保护优先、突出特色、生态融合、持续发展”的原则,高起点规划,大气魄谋篇。古楼观景区在总体规划上借用了道教中的阴阳、四季、以及奇门遁甲的概念,以楼观说经台为核心,以“经一至九、九九道成”为文化内容,总体布局形成“一条轴线、九进院落、十大殿堂”。在地势上,南高北低,景区内建筑依山势而建,坐南朝北。从北至南,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为正山门、灵官殿、太清门、真武殿、玉皇殿、上清门、三官殿、斗姆殿、玉清门、三清殿和说经台。
整个景区是由一条建筑群及景观轴线贯穿而成,空间序列层次感非常丰富,在建筑上采用了明清古建风格与制式,让整个景区看起来金顶朱柱,雕梁画栋、色彩鲜艳,气势恢弘。景区在设计方面既尊重了道教宫观形制,同时也结合了现代建筑的元素,蕴藏着人们对老子深切的思念和对道教璀璨文化的无限敬仰,千年楼观换新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