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如何以丰富的文化生活构成,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文化需求,并以独特的文化风貌展示和营销文化产品,形成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影响,正成为世界许多城市发展的关键性主题,也是新竞争格局的核心。
西安,也不例外。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孙清云在中国共产党西安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明确表示,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必须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些不寻常的成绩昭示着西安正迈步走在“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复兴之路上,向着国际化大都市挺进。
千年之后,这座城市重拾文化的气质,从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到大唐不夜城到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这些举世震撼的作品让千年古城再次跃入世界视野。
之后,这一系列手笔的建设者——曲江新区同周至县一道,在西方价值观日趋凋敝的趋势下,站在西安楼观这一华夏国脉的终极坐标,开启对博大精深的老子文化的深入探索和弘扬,以实践来宣告城市的态度和决心,树立盛世时代华夏文明复兴的旗帜和界标。
一次重要的践行
文化城市,牵动着一个城市灵魂深处的东西,它的历史情感、文化认同、共同记忆、公民参与、城市美学、人文的细致、哲学的深思、文明世界人与人之间不能或缺的婉转和体贴,以及人民对未来的共同梦想、愿景。
梳理灿若星河的中国历史文化,以老子思想为核心的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更是真正传统意义上的东方智慧。
2012年3月2日即将举行的“首届西安楼观·中国老子文化节”既是中华文化复兴宏观语境下的积极回应,也是推进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实践。
以老子思想为核心道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文明的初始和终极,中华哲学思维的灵魂图腾,肩负起构筑全球“中华文化圈”思想根脉,链接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探索自然宇宙和谐的发展之道,其博大精深的深邃思想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被世界重新认知。
虽然已过千年,但老子文化依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道德经》虽仅五千言,但涵天覆地、博大精深,是中国和世界的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
由祭祀老子而衍生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流传至今仍被世人尊崇,其公共文化产品的特质彰显出西安独具的历史文化特色。
肩负起新的使命,在人类重新思考自己与自然关系的今天,在西安重新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征程中,西安所积淀下来的文化精神,播种了这个城市生活创造性的种子,播下了城市人生活方式的幼芽,也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提供了更多的想象和可能。 “老子文化”从历史迈入未来,再次从西安走向世界。记者王文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