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阿孜古丽搂着妈妈祖拉汉·穆合木得,虽然家庭困难但一家人生活的快乐融洽。亚心网记者 张梅 摄

图为,阿孜古丽搂着妈妈祖拉汉·穆合木得,虽然家庭困难但一家人生活的快乐融洽。亚心网记者 张梅 摄
海口网2月28日消息 妈妈,我回来了!”2月27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太原路20号12栋楼,12岁的阿孜古丽中午放学后一回到家里,就钻进了妈妈祖拉汉·穆合木得的怀里,亲昵地撒着娇。
“我知道我不是妈妈亲生的,可那又怎样!我要永远陪在妈妈身边。”阿孜古丽悄悄对记者说。
祖拉汉·穆合木得和女儿结缘于13年前的中巴车上。1999年12月,祖拉汉只有25岁,是2路中巴车的售票员。
“有一天凌晨准备收车了,我在车里打扫卫生,看到最后一排椅子上放着一个小花被。”祖拉汉说,她打开花被才发现一个婴儿在被子里,“孩子的小脸冻得通红,我赶紧把孩子抱起来,没想到,她居然对我笑了。”
祖拉汉说,她估计孩子是个弃婴,就向附近派出所报了案。“孩子那么小,饿着冻着怎么办,我就抱着回了家。”祖拉汉说。她家只有43平方米,除了父母外,她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父母看见没结婚的她抱着孩子回了家,大吃一惊,可听完她的讲述,善良的老两口赶紧给孩子冲起了牛奶。
找不到孩子的亲生父母,祖拉汉便把孩子留在了家里,并给她取名“阿孜古丽”。
当时有亲戚劝她:“你没结婚,带着个孩子,咋找对象。”但祖拉汉还是带着孩子,她的坚持得到了父母的支持。2000年,由于要带孩子及要照顾家里,她辞去了工作。
祖拉汉的爸爸穆合木得今年70岁,在家里,他最疼阿孜古丽。“看看,我们家小古丽长得多漂亮!”老人常常这样说,“虽然我们家条件不好,可绝不亏待孩子,有什么好吃的我们不吃可以,古丽不吃不行。”
到阿孜古丽上小学后,不知在哪儿听到了“她是捡来的孩子”这样的话,有一天,她哭着跑回了家,问祖拉汉“我是不是你在外面捡来的孩子”。祖拉汉看着哭成泪人儿的女儿,一把把她抱在了怀里使劲解释:“你不是,你就是我生的。妈妈有漂亮的眼睛,古丽也有漂亮的眼睛,妈妈有一个小鼻子,古丽也有一个小鼻子,你就是妈妈的女儿。”
阿孜古丽将信将疑,直到两年前,祖拉汉求助太原路社区给孩子申报户口,看到了领养证,阿孜古丽才知道自己的身世。
转眼间,阿孜古丽快13岁了,她在新疆乌鲁木齐市83中读6年级,由于上的一直是汉语学校,她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语,也会一些简单的维吾尔语。如今,37岁的祖拉汉还是一个人生活。“也有人操心给我介绍对象,可最终没有缘分。”祖拉汉说,“尽管一个人有时也感到孤独,但每天看着女儿,我很开心。”
穆合木得老人一提到女儿的婚事,就直叹气:“我说不过她,只好随她去。”
太原路社区民政专干肖瑞芳说,2010年,祖拉汉开始从事保洁员的工作,工资一个月1000元出头,每一笔钱她都精打细算,可只要女儿需要,她都会尽力满足。“我们也劝她找个伴,她总说等孩子长大再说吧,就这样错过了最美好的年华。我觉得,她是个善良、坚强的女人”。
2011年年底,太原路社区将祖拉汉的故事排练成了小品,并在南纬路街道办新春文艺汇演时演出,当时不少人都流下了眼泪。看完节目阿孜古丽说:“我挺幸福的,因为我有爱我的爷爷、妈妈……”
祖拉汗的邻居们都知道她收养弃婴的事,有时会主动给阿孜古丽送衣服。“他们一家人都很善良,阿孜古丽挺有福的,大家都把孩子当宝贝。”邻居李宝健说。
阿孜古丽说:“我想快快长大,挣钱了孝敬妈妈、爷爷……”阿孜古丽搂着祖拉汗,轻轻送上了一个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