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祖诒
只抽八毛钱的公主烟
在同事眼中,绝不像一个拥有数十亿资产,全国闻名的西安翻译学院的院长,他对自己的“吝啬”有时让同事不敢相信。2005年的一个傍晚,在先生高新区的家中,家人正在为其准备和国家及教育部领导出访西班牙的行李,在旅行箱的一角,院长特意带上了三条早已停产“公主牌”香烟。他家人说:“丁院长很多年一直抽这种八毛钱一包的烟,以前抽的是很便宜的‘金丝猴’香烟,后来停产了,改成了‘公主牌’,便宜!一条八块钱。直到2006年底,先生因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必须戒烟,之后他才真正和香烟告别。
爱去饭堂查看学生伙食
该学院英语系学生陈璐琳表示,下午3时许不少同学通过网络知道了这个消息,当时正在上课,学生都哭了。学生邱易仙子说,丁爷爷最爱到饭堂去看学生的伙食怎么样。一次她正在饭堂吃饭时,身后突然伸过来一双筷子,她转身就看到了,“他用筷子将我的包子夹开,看到里面的馅不多,马上要饭堂的师傅调整。
学生家长要从湖南赶来吊唁
也有学生将去世的消息告诉了家长,昨晚,记者联系了一位湖南的家长,他表示,2010年送孩子上学时曾经见过,他说要来西安吊唁。
生前要求后事简单对待
昨日下午,据学校负责人讲,会连夜在操场布置追思大厅,13日中午起开始接受全院师生吊唁。
“2011年12月29日的元旦晚会上,在女儿的搀扶下走上台,唱了两首歌,他说‘同学们,我爱你们,你们已经融入到我的身体里,我要用一生去呵护你们’,这话现在听起来让人动容。”西安翻译学院宣传部副部长邱杰说,在临走前曾说过,他感觉自己快不行了,要求家人简单安葬,不要铺张。本报记者卿荣波彭宏
丁祖诒其人
成立“西译敢死队”叫板大学文凭
是西安翻译学院创始人,院长。1939年8月29日出生在江苏省洪泽县老子山镇,出身书香世家。1957年高考时,他成绩优异,但因“政审不合格”高考落榜。但利用在西安西电公司从事技术和教育工作的业余时间,自学了四门外语,翻译了百余万字的译文并投学深造,取得了高压电器专业本科学历。1983年他任教于西安石油学院并担任外语教研室主任,走上了大学的讲坛,实现了自己第一个夙愿。1985年,创建了大型学术团体“西安翻译协会”,1987年,他毅然放弃了石油学院公职和优厚待遇,经陕西省教育厅批准,创建了西安翻译培训学院,又在2000年升格为西安翻译职业学院,2005年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民办本科高校,并在2009年获得了国家学士学位授予权。
他率先提出了“第二个希望工程”的理念。认为:救助贫困孩子上学是“希望工程”,让高考落榜生走进大学进行深造,同样会成为技术人才,这就是“第二个希望工程”。他独辟蹊径,成立了“西译敢死队”,叫板中国应试教育,叫板大学文凭。给“敢死队”起了个艺术的名字——“西译”研修学院。“西译”研修学院封闭5年、全外语语言环境、只颁发不属国家学历系列的西译本科毕业证书。从首届“专才”毕业至今,“敢死队员”年年都被世界名校抢录一空,至今,“西译”无学历专才已经成为许多学子的求学梦想。2001年,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聘为特约研究员,2001年10月陕西省高教协会授予民办教育家称号,年底被评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本报记者彭宏
梦想:创东方哈佛
一个靠自学成材的落榜生,为落榜生创办了一所全国规模最大的民办大学——西安翻译学院,从1987年办学至今,学院共向社会输送十几万人才。
世纪老人冰心曾拉着的手,勉励他要将“第二希望工程”的希望延伸。
国学泰斗季羡林教授在受北大特邀前往讲学期间热情地约见他,语重心长地说:“我约见你并不因为你是校长,而是因为你为两万多名落榜生播种了希望。”
心中一直有一个梦,那就是经过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拼搏和努力,建立一所东方最好的民办大学,就像美国的私立大学“哈佛”那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