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审计署有关部门就京沪高铁跟踪审计情况答问
http://news.hsw.cn    来源: 审计署网站  2012-03-19 10:16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上海国际成人展上演真人秀
上海国际成人展上演真人秀
江苏搁浅鲸鱼死亡后遭割肉
江苏搁浅鲸鱼死亡后遭割肉
·福建10岁女童被裸身抛尸杂物间 疑遭同乡奸杀(图)
·本·拉登2妻子狱中激烈打斗 恨不得亲手杀死对方
·镇安县一山村建金矿 搬迁户须按要求建“豪宅”
·湖南郴州一副局长连续数月未上班 单位登报寻人
·渭南师院一男生13楼坠楼身亡 具体原因正查
·叙利亚活动人士称霍姆斯发现47具妇女和儿童尸体
 

  3月19日,审计署公布了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项目2011年跟踪审计结果。审计署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司司长徐爱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京沪高铁已建成通车,审计署对该项目连续三年的跟踪审计基本完成;“十二五”期间,审计署仍将高度关注铁路建设,将适时选择重大铁路建设项目进行审计。

  记者: 2009年至2011年审计署连续三年对京沪高铁建设项目进行了跟踪审计,三年跟踪审计共投入多少审计资源?审计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是什么?

  徐爱生:为进一步规范铁路建设项目管理和建设资金使用,保障这条我国历史上一次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顺利建成,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审计署对京沪高铁建设项目进行了全过程跟踪审计。三年来,每年平均投入100多名审计人员、100多天的现场审计时间。目前,京沪高铁已建成通车,跟踪审计的阶段性目标基本完成。

  跟踪审计过程中,我们侧重于发现体制、机制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目的在于早发现、早整改、早规范、早提高,保障工程按期优质建成,实现预期综合效益。审计的重点内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督促整改以前年度跟踪审计查出的问题,促进有关部门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各项管理;二是注重揭示和查处工程建设、资金使用、招投标和物资采购、环境保护和征地拆迁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保障工程建设顺利推进;三是关注京沪高铁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促进加强工程质量管理。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三年的跟踪审计揭示了京沪高铁建设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徐爱生:三年的跟踪审计结果表明,铁道部和京沪公司按照“精心组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心管理”的要求,组织各参建单位认真做好征地拆迁、施工组织和科技创新等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建设任务,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工程建设管理方面,主要是个别工程管理、监理不到位;在建设资金使用方面,主要是个别分项目投资控制不严、财务管理不严格、虚开或伪造发票入账以及沿线施工企业拖欠材料款和工程劳务款等;在招投标和物资采购管理方面,主要是土建施工和个别物资采购招投标管理不规范;在环境保护和征地拆迁等方面,主要是个别环保措施落实不到位,沿线个别基层单位套取、截留、挪用征地拆迁资金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在三次公告中均已予以披露。

  记者:对三年跟踪审计发现的问题,有关部门单位和地方政府的整改情况怎么样?

  徐爱生:每次跟踪审计后,铁道部、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各参建单位以及沿线地方政府都能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整改存在的问题,三年跟踪审计发现的问题,目前已基本整改到位。同时,铁道部还出台了《铁路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投标实施细则》和《铁路工程施工招标标段抽签规则》等相关规定,以进一步完善铁路建设招投标制度,切实规范建设管理。

  记者:根据“十二五”规划,我国铁路投资规模巨大,审计署是否有计划继续加强对铁路建设的审计监督?

  徐爱生:铁路建设项目关系国计民生且投资额巨大,审计署历来高度关注。在京沪高铁项目跟踪审计结束后,审计署仍将继续关注铁路项目建设,将适时选择重大铁路建设项目进行审计。

编辑:李斌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中国红十字会首次向社会公开招标审计服务   12-03-14 15:19
·陕西审计查出违规资金352亿元 损失浪费达26亿   12-02-17 16:53
·雅芳被指向中国官员付数十万美元 为拿直销牌照   12-02-15 09:12
·陕西审计厅近日公布报告 去年查出违规资金352亿   12-02-15 06:19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