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浙江永康:高中女生穿汉服上学被学校要求换掉(图)
http://news.hsw.cn    来源: 广州日报  2012-03-21 06:47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选拔拉拉队参加NBA表演
选拔拉拉队参加NBA表演
男子患恶疾全身长满肿瘤
男子患恶疾全身长满肿瘤
·三亚发生“灭门惨案” 弟弟将哥哥一家四口杀死
·朝鲜代表在钓鱼台国宾馆门口回应发射卫星问题
·抑郁女“走饭”发微博自杀引关注 警方证实已去世
·小情侣车内激吻 轿车高速公路上四轮朝天(图)
·男子婚姻失败报复杀死3人 亲手掐死半岁女儿
·传“超级月亮”今临地球 专家:动物骚动与此无关

  高三女生身着汉服,走在教室外的走廊上。 (网络图片)

  事发浙江永康丽州中学

  本报讯 近日,微博上出现一条名为“丽州中学惊现穿越女”的微博,很快成了转发、评论的热点。这条微博附带了一组照片,主角是一个长相清秀的女生,她穿着古装片里面的宽大服饰,若无其事地走在教室外的走廊上,手上拿着一杯豆浆和一个粽子。在她的身旁,围了一大群学生,看起来既惊奇又兴奋。

  看到微博后,记者前往永康丽州中学。这是一所民办中学,据当地人说,“教学质量不错”。

  趁着课间休息,记者稍一打听,就找到了这位“穿越女”。她叫胡琛,是高三(2)班的学生,剪了一头齐刘海,皮肤白净。

  记者见到胡琛时,她还穿着那身“怪衣服”,看起来蛮淑女的。一见面,胡琛就拱起双手,弯腰作揖,动作优雅大方,令记者一时不知所措。

  这时,边上围观的同学炸了锅,甚至还有人高呼“穿越啦”。而胡琛却表现得很淡定:“今天我穿的是汉服,属于广袖的曲裾,是汉代服饰中礼服的一种。”

  希望向同学介绍汉服

  胡琛告诉记者,这件汉服是爸爸从网上给她买来的。

  “爸妈都知道我喜欢汉服,就帮我买下来了,今年开学时寄到的。”胡琛说,收到汉服当天,她就穿着出了一次门,爸妈觉得有些奇怪,建议不要再穿出去。

  这次将汉服穿到学校,也是胡琛趁父母外出工作,酝酿许久后作出的决定。

  上周日,胡琛穿着汉服返校,“坐在公交车上,旁边还有人议论我是日本人还是韩国人,还有人问我是不是去演戏。我对他们说,我是永康人,我穿的是汉服,不是日本的和服,我还告诉他们,是汉服传到了日本,那边才有了和服的。”

  周围的议论让胡琛心里不是滋味,也坚定了她穿着汉服上学的决心。她并不希望别人用“穿越”来形容她,而是盼望有人问她为什么这样穿,“这样我就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些汉文化。”

  胡琛的心思显然没有打动丽州中学的老师和领导。学生管理处的吕老师告诉记者,学校对胡琛希望复兴汉服的想法表示赞同,但是不能让她穿汉服上学。

  “她穿汉服到学校后,引来很多同学的围观,考虑到怕影响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正常学习,我们让她请假回家把衣服换掉。”吕老师说。

  各方看法:

  永康市教育局:

  没有规定不能穿汉服

  对于胡琛穿汉服,永康市教育局教育科一名姓黄的科长表示,目前还没有人来汇报这件事,他不知道事件是否真实。

  黄科长说,学生守则规定学生要穿着整齐,但是没规定不能穿汉服或者其他衣服,“没有哪条规定不能穿汉服,主要是整洁干净。”

  而永康教育局另外一名工作人员则表示,虽然汉服不属于奇装异服,但是要是其他学生穿秦始皇的衣服去上课,也很奇怪吧。

  浙江省教育厅:

  汉服算不算奇装异服有待商榷

  “学生穿汉服前往学校上课的情况,此前没有听说过,有不少学校规定学生不得穿奇装异服,但是汉服算不算奇装异服有待商榷。”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方天禄说。

  他告诉记者,汉服作为中国古代的传统服装,比较多的是一些特定节日和活动中穿着,学生在日常上课中穿着并无先例。

  心理咨询师

  学校应正确引导而非强制换装

  原金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理咨询中心主任、现任北京雅博育人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施承孙对这件事有自己的看法。

  “要是遇到这样的事,千万别用自己的主观意识去看待别人的任何行为、穿着和语言。”施承孙说,每个人的个人价值观不一样,一定要学会包容。

  他觉得,首先应该去和胡琛沟通,了解她穿汉服背后是不是有什么故事。“学校如果怕引起学生间骚动或者影响上课,可以在和她沟通以后,正确引导她,告诉她在什么场合或者合适时间再穿汉服,而不是强制换下来。”

  穿汉服上学怎么了?

  看完这条新闻,心里很不是滋味。

  穿汉服出现在公共场合,在许多地方已经不是新鲜事儿,虽然丽州中学和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闻所未闻”,但这绝不是扼杀的理由。

  教育本该是包容的,说了这么多年“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怎么会被一件小小的汉服、一个文弱的女生吓坏了?

  在这件事上,人心比汉服更奇怪。 (钱江晚报)

编辑:陈晨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