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网讯(记者 乔静) 3月22日上午,由西安市政协、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主办,西安曲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出版社承办的大型经典文化工程——《西安秦腔剧本精编》系列丛书专家研讨会在西安隆重举行。该文化工程总投资800万元,历时3年多时间最终圆满完成。
出版剧目679个 共计68册 2800余万字
秦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瑰宝,西安秦腔在秦腔艺术的发展中具有旗帜性的地位,积极传承和创新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西安的文化建设意义重大。《西安秦腔剧本精编》大型经典文化工程针对秦腔剧本杂乱无章、日益消逝甚至濒临失传的现状,对历史上曾演出过的秦腔剧本进行挖掘、搜集、整理,经过甄别优选,最终选定出版剧目679个。《西安秦腔剧本精编》系列丛书每套计6函、68册,2800余万字,是我国目前范围最广、力度最大的剧本搜集整理保护工程。
李元:秦腔艺术将市场化、精品化和产业化
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主任李元说,曲江新区作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一直致力于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尤其是通过秦腔剧院的文化体制改革,使秦腔艺术走上了市场化、精品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西安秦腔剧本精编》的完成与出版,对于秦腔艺术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学者:该举动是陕西文化建设的成功范本
参加此次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对《西安秦腔剧本精编》的编辑出版给予了高度赞赏,认为该工程不仅对我国其他的剧种的保护发展有重大的借鉴启示,更从根本上推动了陕西文化的发展,使秦腔成为陕西文化最生动的名片。此外,还有利地推进陕西省、西安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决策,对于中国特色文化传承,陕西文化品牌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弘扬中华文化、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
中国戏剧家协会党组书记季国平表示:“西安秦腔剧本的集中编写,据我所知是第一次,这对陕西文化的财富积累、信心提升、弘扬民族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原中国戏曲学院院长、著名戏剧评论家周育德在研讨会上非常激动:“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浑身都很激动。秦腔是个伟大的剧种,生命力旺盛、繁荣力强大,其文献价值可以用巨大来形容,这是一笔宝贵的创作资源,不仅让沉睡多年的好剧种全部浮出水面,重回舞台,而且这一工程为秦腔的研究提供便利,非常有意义。回京后我要把这书多买些,让我们的学生都能阅读到精品。”
到场的学者专家除了高度的赞扬,也提出了自己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著名文化学者畅广元教授说,“这次秦腔剧种系列丛书的出版,其实是一种精神的诞生,这种精神应该被弘扬、被传承,它不仅给我们的地域文化赋予了奠基石,也让我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此外,他提出:“如果能在此基础上增加《秦腔学》等内容,把该工程当作一个宏大的精神工程去做,完善去做,让秦腔、让民族文化直接进入人们的生活,这将是遗留后人的一个大好事情。”
建立文化强省,是陕西省的奋斗目标。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刘宽忍表示:“此举是‘全力+经济+智慧’的一个成功工程,是陕西文化建设的一个成功范本。文化重在积累,曲江作为陕西的文化领军,实实在在地为陕西的文化建设做了件好事,希望在各方的带动下,陕西最终能够成为真正的具有文化强的国际化大都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