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郭晓蓉)实施大学区,优质学校老师去薄弱学校代课,会不会影响老师晋升?如何公平地实施资源共享?昨日上午,西安市教育局基教一处副处长刘红、碑林区政府总督学张黎明、碑林区教育局基教科科长郑兴潮做客西安市政府官网(http://www.xa.gov.cn/),在线访谈解答网友提问,介绍“大学区”教育管理改革试点的实施情况。
今年1月,西安市召开了全市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工作会议,新城、碑林、莲湖、雁塔、灞桥等区明确了学区长学校和成员学校的职能。全市283所学校划分了72个大学区。通过观摩教学和交流活动,全面推进大学区管理工作。
在昨日的访谈中有网友提出,大学区的管理制会不会影响老师的晋升和评定?据介绍,大学区是一个优质资源的学校向薄弱的学校起到带动辐射作用,就要求优质学校的老师去薄弱学校代课或者进行长期的教学活动,对于参与大学区交流的老师,教育局在评职称和晋升方面有一定优惠条件,参与交流的老师可以放心。
“碑林区属于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的区域,如何发挥‘名校’的带动辐射作用?”有网友问。据了解,碑林区在开展大学区之前,就已分为几个区域进行带动。目前已推行集体备课,利用综合平台进行及时交流,使学区内的课堂教学均衡发展。
“实行大学区,会不会出现生源、资源的争夺,如何更公平公正地实现资源共享?”有网友问。据介绍,大学区实施初级阶段,成员学校仍以区教育局划定的学区为生源地。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区教育局依据各校生源情况优先在大学区内予以调配。大学区成员学校校际差距明显缩小后,学区长学校可以充分发挥成员学校资源优势,对生源进行合理调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