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看见一辆白色面包车副驾驶位置上‘坐’着一尊石狮子,面包车向县城方向去了。”前不久,陕西省宝鸡市公安局陈仓分局民警根据村民无意间说出的这句话,顺藤摸瓜展开侦查,成功打掉一个专门盗窃古石狮子、柱顶石、门墩等文物的团伙。5名犯罪嫌疑人悉数落网,破获文物案件30余起,追回被盗文物60余件。
一周内石狮子“跑”了仨
2011年6月21日晚,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贾村镇桥镇村一村民家门口一尊高0.6米,重200余公斤的古石狮子不翼而飞。6月25日,陈仓区坪头镇营头村牌坊下两尊分别高1.3米、重达400公斤的古石狮子也没了踪影。
一星期内,两村3尊古石狮子不翼而飞。陈仓分局调查后发现,岐山、凤翔等周边县区也发生过类似案件。
警方经过仔细摸排调查,发现一辆摩托车形迹可疑。白天,这辆摩托车在古石狮子、柱顶石、门墩旁边“徘徊”过。晚上,这些被“徘徊”的物件十有八九会“消失”。
村民一句话成破案线索
然而,一尊石狮子轻者100多公斤,重者近500公斤,仅靠一辆两轮摩托车断然难以运走。根据摩托车这个“诱饵”,民警经过调查走访,再次验证了“白天两轮摩托车来,晚上石狮子走”的规律,并勾勒出了两轮摩托车在“四县一市”行进的轨迹。民警发现,一辆白色面包车与摩托车行进路线吻合,不同点是面包车白天没有进村,而是停靠在离村口很远的路边。
为了证实这辆面包车在夜间运走被盗文物,陈仓警方把目光集中在市区及西安、周至等周边地区经营石质器物的古玩店上。通过调查了解,警方掌握了有一辆面包车隔三岔五拉运古石狮子等物件进城进行交易的线索。
警方按照由车找人的思路迅速调整侦查方向,在车主所在地进行走访。一村民无意间说的一句话让民警眼前一亮:“昨天我看见一辆白色面包车的副驾驶位置上‘坐’着一尊石狮子,面包车向县城方向去了。”按照村民的“指点”,警方初步确定岐山县五丈原镇的靳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拉家常找到致富“近道”
面对民警的讯问,靳某一再坚持说自己与被盗的古石狮子无关。为了让其心服口服,民警多方查找,很快找到靳某等人“研制”的那辆专门用来将古石狮子等文物推上面包车的小推车,并将追回的部分被盗文物和相关人员证词一一摆到靳某面前。
面对铁证,靳某无法自圆其说,交代了自己以此为业的经过:2011年6月,家住五丈原镇的靳某闲来无事,便约几个朋友到蔡家坡镇闲逛。靳某无意间来到一家礼品店,店内各种造型的石狮、喂马槽等物件,让靳某大开眼界。出于好奇,靳某主动和店老板拉起家常。在得知这些在农村很常见的淘汰石质器物,眼下在城市很“吃香”的消息后,靳某发觉自己找到了一条商机。
回村当天,靳某便找到周某、朱某等4位要好的朋友给自己的这条致富路“把脉”,几个人一拍即合。从2011年6月开始,靳某牵头的5人团伙就开始了“周游”宝鸡市陈仓区、凤翔县、岐山县、扶风县以及湖北荆门等地,盗窃古石狮子、柱顶石、门墩等文物的疯狂之“旅”。
石狮子揭出犯罪团伙
3月29日晚7时许,民警在岐山县五丈原镇同星村将犯罪嫌疑人朱某、周某抓获,当场缴获部分被盗文物。随后,民警又抓获该团伙成员张某、王某。嫌疑人逐个落网后,民警又赶赴眉县、周至等地追缴回部分被盗文物60余件。
经初步审查,该团伙自2011年6月以来,先后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凤翔县、岐山县、扶风县以及湖北荆门等地盗窃具有文物价值的古石狮子、柱顶石及门墩等,先后作案30余起。
让警方颇感意外的是,这个团伙经过长期“磨合”,不但组织严密,分工明确,逐渐形成了盗销一体网络链,而且他们的“研发”能力超乎人们想象。该团伙成员经过“集思广益”,“巧妙”地对作案用的面包车车内功能进行更新改造,给被盗文物提供舒适“环境”,并根据被盗目标笨重硕大的特点,“研发”出专门用来盗窃的便携式小推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