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盛世中华”征评活动所颁发的奖状,奖状下方盖着多家国字号协会组织的红戳。

3月30日,“盛世中华”颁奖活动报到处,有获奖者正在办理报到手续。

3月30日,“盛世中华”颁奖活动报到处,立有15个获奖人物展示架。
这是一次奇怪的评选颁奖活动。
“盛世中华”全国征评颁奖活动,颁发“当代十大最具影响力人物”、“十大德艺双馨艺术家”、“十大诚信企业家”、“食品安全十佳企业”等20类全国性大奖。
直到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的很多人接到获奖通知时,他们都没参与过这个活动,更没有事迹和艺术作品。
有一点是相同的:所有获奖者(单位)须交纳2800元至3万元不等的会费。
“国家级大奖”征评颁奖活动的工作人员,遇记者采访时却如临大敌,慌忙收拾展板、材料,匆匆离去。
而此活动的7个主办单位中,有2家已表示,从未听、亦未主办过此次活动;1家单位于前年年底被取缔;还有3家单位未经民政部门注册,地址找不到,电话接不通。
该颁奖大会提及的“获奖者的参评作品和优秀人物介绍的文章已被编纂为《盛世中华》一书”,则被文联出版社认定为“书号系盗用。”
日前,北京警方已对“盛世中华”征评颁奖活动展开调查。
吴平蒙了。
当一连串的电话告诉他,“你获奖了。”
“全国当代十佳英才人物”。
这位山东临沂一座小县城的退休教师闭上眼,把自己60多年的人生经历在脑海中反复“过电影”,仍觉得他和这个荣誉间的差距“孙猴子还得翻三个筋斗”。
“我一没事迹,二没作品,怎么就获奖了?”
国家级大奖?
“活动很重要,有国家领导人要出席,你必须要来。”工作人员一再向吴平强调。
去年年底,吴平收到一封信,信中内容是“盛世中华全国征评活动”的公告。
“这和我没关系。”他置之不理。
今年春节过后,他频繁接到电话,对方自称是“盛世中华”组委会工作人员,反复告知他位列“全国当代十佳英才人物”。
国家级大奖?“来得太突然”,吴平说,他一生的最高荣誉,也就是县级先进工作者。
工作人员称,2012年4月1日,“盛世中华”活动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贵宾厅举办颁奖盛典,届时相关部委领导、社会知名人士将向获奖代表颁发奖品、证书。
“活动很重要,有国家领导人要出席,你必须要来。”工作人员一再向吴平强调。
“国家领导?”吴平更晕了。
工作人员曾说,如若不满意这个奖项,还可以给他换成“十佳作家”等,这让吴平费解。
吴平从来没有过什么作品和事迹,甚至从未发表过任何文章、书画,也没参加过盛世中华的评选活动。“大奖咋砸我头上了?”
吴平还是托朋友买了去北京的卧铺票。
3月29日,火车上,他总被贴身装着的4800元现金硌到,“盛世中华组委会”工作人员告知,参加颁奖须交纳4800元会费。
在被接待入住的侨园饭店,吴平见到了大场面,100多名获奖者,大家互相寒暄,自报奖项,不是“英才”、“十佳”,就是“最具影响力人物”。
很多获奖者和吴平差不多:来自小县小镇,或是文艺爱好者,或是乡镇企业家,得的都是“国家级大奖”。
盛大的典礼,国家领导人亲切地握手,吴平一边畅想,一边琢磨,这到底是个什么活动?
疑点频出
张振中很惊讶,此前他接到的通知,都是中国世纪大采风的活动,到了北京,却变成了“盛世中华”颁奖。
“盛世中华”组委会发布在其官网“当代书画文化艺术网”的公告显示,“盛世中华全国征评活动”,是由《中华风》杂志、中国散文学会等7家单位组织发起的。
征评活动“以反映和讴歌建党90周年、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旨在宣传和表彰一批为共和国建设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物”。征稿包括文学、书画、摄影作品和民间艺术等。
3月30日,在侨园饭店大厅,来报到的获奖者们,疑惑接踵而至。
“什么!这不是中国世纪大采风的活动吗?不去民间采风吗?”获奖者张振中很惊讶,此前他接到的通知,都是中国世纪大采风的活动颁奖,到了北京,却变成了“盛世中华”颁奖。
一头长发,西装革履,张振中的名片上写着:河北邯郸某摇滚歌舞团团长。和吴平一样,他对“盛世中华”颁奖也丝毫不了解,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奖,为什么得奖。
张振中也要交会费,2800元。记者随机采访的十余名获奖者,均称未向组委会投送过任何文学书画作品。
70岁的张昆仑胸前挂满的奖章,不断发出碰撞声。左下角的一枚奖章印有“共和国脊梁”字样。
这些荣誉表明了他的身份:知名画家。
作为某省美术协会会员,在书画界享有知名度,他常参加研讨、颁奖活动。
张昆仑走进酒店房间,不久就发起脾气,“不参加这个颁奖了”。
发脾气的原因是,“盛世中华”组委会给他的待遇规格不够高,“我是著名画家,这次来交了6800元会费,会场安排座位我不在最前面,也不是贵宾主座。”
“我参加他们(盛世中华活动组织者)以前组织的活动,说是有国家级的电视台、报纸来采访,但从未在电视和网上见过”,他说。
吴平也疑惑了,他排队交了会费,但组委会没给他们任何收据和凭证。
不速之客
见有记者采访,多名工作人员迅速收起“易拉宝”,并将尚未发放的奖状、会议资料等物品一起装车带走。
侨园饭店主楼一层大厅,几张长桌圈起西北一角,是“盛世中华”活动设立的获奖人员报到处。
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地的获奖者,很快把报到处围满。长桌后,工作人员引导获奖者完成登记、交会费、领奖状、代表证和入住酒店等手续。
一沓沓百元钞,啪啪地从长桌上的点钞验钞机翻卷出来。
获奖者所交会费有不同类别:2800元、4800元、6800元;一名现场工作人员称,还有交3万元的,多为十佳企业、企业家。
吴平收到一本绿色的会议资料里显示,“盛世中华”活动获奖者至少有152人,还有山西晋城、朔州等地的9家民营乡镇企业。
大厅西侧,摆放着15个高约2米的“易拉宝”展示架,上有15名获奖者的大幅照片和工作成绩,这些获奖者大多是民营企业家。
河北邯郸一家汽贸公司的副总经理,获得“全国当代十佳新闻人物”称号,展示全文中,除“担任市文化局一本内部刊物编辑”的介绍外,并无任何与新闻行业相关内容。
看着这些“易拉宝”,河南籍获奖者肖云当即质疑。
“获奖者的简介,自己可以随便写,根本没人审查,奖项居然也能自己挑,这不开玩笑吗?”
30日下午,记者欲采访“盛世中华”组委会负责人,工作人员将记者带到贾(音,自称)姓中年男子面前,称其为负责人。
表明采访内容后,贾先生突然改口,称他只是来帮忙,无法代表组委会,帮记者去找负责人。
采访一些获奖者时,多名工作人员不断阻挠,或是强行将记者拉开,或是说“有人找”将获奖者拉开。一位河北唐山的获奖者刚递过一份会议资料,一名女工作人员斜刺里冲出,强行将资料从记者手中抢走。
见记者采访,多名工作人员迅速收起“易拉宝”,并将尚未发放的奖状、会议资料等物品一起装车带走。
重要嘉宾缺席
直到会议结束,该副主席和副会长并未到场。
4月1日,“盛世中华”颁奖大会如期举行。吴平被告知,大会地点由人民大会堂换成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活动组委会告诉吴平,获奖者的参评作品和优秀人物的介绍文章,已被编纂为《盛世中华》一书,“今日活动既是颁奖,又是这本书的首发仪式。”
9时,百余名获奖者到达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在正门前合影留念时,站队人数骤增至300余人。合影结束,百余名从十多岁到六七十岁不等的合影者从队伍中走出,并未进入会场,从偏门离去。
305会议室为颁奖会场。一位政协某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的名牌,被放在嘉宾席主位的正中央。会议主持人介绍,出席颁奖的嘉宾名人还包括中国散文学会一位副会长。
直到会议结束,该副主席和副会长并未到场。
主办方设置的书画名家与获奖代表互赠作品环节中,主持人报出三四位知名书画家、书法家的姓名时,未见有人上台,盛会一时冷场,有人不断发出唏嘘声。
尴尬的局面并未引起太多获奖者的关注,他们不停地和自己的绶带、获奖证书拍照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