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阜城县古城镇前宋村,随处可见黑色的明胶废渣铺在地里或路边,发出臭鸡粪的味道
4月15日的一场大火,不仅把河北学洋明胶蛋白厂(以下简称“学洋明胶”)多年来的交易“秘密”焚毁,也将另一惊人秘密公布于众。
“学洋明胶”产品不仅流向胶囊生产企业,还流向食品企业,成为雪糕、冰淇淋、乳制品和饮料的原料。
“当地人都不敢吃果冻和冰淇淋”
15日中午,央视报道了“河北学洋明胶蛋白厂”将“白袋子明胶”售往浙江的企业生产药用胶囊。这种“白袋子明胶”,其实是工业明胶,被明令禁止用做食品、药品原料。
当日下午3时,“学洋明胶”门口围着一大堆人,有记者,也有紧急赶来查抄的警察。“警察在门口大喊开门,办公楼里的人跑上跑下,却无人开门。”几名“学洋明胶”员工抱着电脑冲向二楼。大约十分钟后,一股浓烟从“学洋明胶”办公楼的二层冒了出来,并伴有几声爆炸声。办公室内的电脑和文件化为灰烬。据警方通报,为隐匿证据,“学洋明胶”老板宋训杰实施了放火。
今年才23岁的宋训杰被村民称为“胶老大”。据一位在“学洋明胶”上班的人介绍,看到报道后,宋训杰惊慌失措,“他看到门外的人越来越多,就让工人将证据集中,拿到办公室点着。”
据当地村民猜测,宋训杰放火焚毁证据,是担心整个产业链被完全曝光。“他们除了给生产药用胶囊的厂子供货,还经常(把工业明胶)卖给生产雪糕、乳制品和饮料的厂子,我们当地人都不敢吃果冻和冰淇淋这些食品。”
遗留账本暗藏文章 曾向知名乳企供货
“学洋明胶”南侧的办公楼内,几个房间已被焚烧得漆黑一片,剩下几个房间也一片狼藉。门窗玻璃被打破,所有的桌子抽屉掉落在地上,桌上堆放着各种宣传手册、名片等杂物。在一间办公室的杂物堆里,有媒体记者找到一本半个巴掌大小的册子,上面记录了该厂2000年的经营账目。供货记录显示,该厂供货企业包括多家生产食品添加剂、冷饮、乳制品和饮料的企业,其中出现多家国内知名乳品企业名字,不少供货单上明确标注为“白袋”。
记账册子有这样一条:“8月19日到21日晚带二儿子(到)北京,北京三元食品有限公司,西城区鼓楼西大街75号,厂址:昌平县南口镇南……发北京××胶25袋(20袋白,5袋烘干)。”
三元否认与其有业务往来 已派员核查
三元已发表声明称,公司从未与河北学洋明胶蛋白厂有任何业务往来,2003年前公司未使用明胶,2003年-2005年使用美国卡夫明胶,2006年至今使用法国罗赛洛明胶。明胶只是在公司个别产品使用,且完全按照国家规定使用。现在,三元食品全公司正在彻查所有2003年以前的供货商名单、发票及质检总局的检验单等。目前,公司已派人前往事发地调查核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