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宝鸡峡引渭渠成夺命渠追踪 沿渠统一设安全警示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2-04-24 05:22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北京车展现身价过亿车模
北京车展现身价过亿车模
长沙性工作者的交易记录
长沙性工作者的交易记录
·西安住宅成交量四年来最低 超六成售价低于6500元
·中国将最先进渔政船撤离黄岩岛缓解事态
·男子开车送父亲看病每次收100元 被指有几处房产
·“主播康宸”微博道歉:就事论事 评论并无恶意
·丈母娘以27项标准选女婿 网友笑称男追女隔个妈
·麦当劳店员向顾客饮料吐痰被捕 可能获20年监禁

  华商网-华商报讯 (记者郝蕾)本报连续报道的“宝鸡峡引渭渠成‘夺命渠’”一事,引起省水利厅高度关注。昨日,省水利厅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和各灌区管理单位,立即通过设立安全警示牌,加强渠道行水安全巡护,设置救生绳索等设施,切实加强灌区渠道工程安全防护工作。

  据了解,近期我省夏季粮油作物正处于返青需水高峰期,春耕生产全面展开,需水激增,各灌区渠道行水流量大、流速急,易发生行人落水等安全事故。水利厅昨日紧急通知全省各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和灌区管理单位,打破经济、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束缚,采取有力措施,全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以流量较大的干、支渠道为重点,沿渠要统一设立安全警示牌,利用媒体广告、印发传单、出动宣传车辆等方式,大力开展安全宣传活动,提醒沿渠群众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尽快组织人员,分段包干,落实责任,加强渠道行水安全巡护;各灌区要在骨干渠道内分段设置救生绳索、救生杆等设施,增添落水逃生措施。各市县和各灌区要动员一切力量,筹集资金,制定方案,迅速开展渠道植树和建设安全防护栏工作。

  目前,省水利厅已成立渠道安全防护整治办公室,即日起在全省开展灌溉渠道安全整治活动,并要求各市县水利局和灌区管理单位也成立相应机构,抓好渠道安全整治工作,对所属灌区尽快开展渠道行水安全排查,制定措施,落实责任,积极消除安全隐患。

  新闻回顾宝鸡峡引渭渠半月捞16尸体 渠宽水深致难营救

  咸阳引渭渠尸体总数升至16具 最初无安全防护设计

  引渭渠若装护栏需2亿 管理部门称费用难解决

  在宝鸡到咸阳间,有一条农业动脉线——宝鸡峡引渭渠,从1971年建成通水,引渭渠承担了宝鸡、咸阳两市多个县(区)田地的灌溉任务。然而,今年3月底到4月中旬,在引渭渠咸阳段内连续发现16具尸体,其中多为失足坠落溺亡(本报曾连续报道)……这条人工河在造福两地群众的同时,也常给沿岸一些村民带来丧亲之痛。

  “宝鸡峡”死尸一事 咸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3月30日上午9时许,咸阳60岁男子祝建军,在前往地里干活途中不慎掉入引渭渠中。警方提醒,春耕时节引渭渠水流湍急,干农活或行走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家中如有人口失踪,请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以便于协查。

  早前报道:

  咸阳段引渭渠变“夺命渠” 20天内已捞出16具尸体

   咸阳引渭渠又现两具尸体 15天内已经发现14具

   20天4人先后溺亡引渭渠 打捞又现两具无名尸

   村民引渭渠里寻落水亲人 却捞出3具陌生尸体(图)

  4人溺亡引渭渠 20余天已有7人溺毙灌溉渠

编辑:温磊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宝鸡峡引渭渠半月捞16尸体 渠宽水深致难营救   12-04-23 11:16
·宝鸡峡引渭渠半个月捞出16尸体 渠宽水深致难营救   12-04-23 05:24
·引渭渠若装护栏需花2亿 费用难解决   12-04-22 10:35
·引渭渠若装护栏需2亿 管理部门称费用难解决   12-04-22 10:07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