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网-华商报讯 (记者郝蕾)本报连续报道的“宝鸡峡引渭渠成‘夺命渠’”一事,引起省水利厅高度关注。昨日,省水利厅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和各灌区管理单位,立即通过设立安全警示牌,加强渠道行水安全巡护,设置救生绳索等设施,切实加强灌区渠道工程安全防护工作。
据了解,近期我省夏季粮油作物正处于返青需水高峰期,春耕生产全面展开,需水激增,各灌区渠道行水流量大、流速急,易发生行人落水等安全事故。水利厅昨日紧急通知全省各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和灌区管理单位,打破经济、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束缚,采取有力措施,全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以流量较大的干、支渠道为重点,沿渠要统一设立安全警示牌,利用媒体广告、印发传单、出动宣传车辆等方式,大力开展安全宣传活动,提醒沿渠群众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尽快组织人员,分段包干,落实责任,加强渠道行水安全巡护;各灌区要在骨干渠道内分段设置救生绳索、救生杆等设施,增添落水逃生措施。各市县和各灌区要动员一切力量,筹集资金,制定方案,迅速开展渠道植树和建设安全防护栏工作。
目前,省水利厅已成立渠道安全防护整治办公室,即日起在全省开展灌溉渠道安全整治活动,并要求各市县水利局和灌区管理单位也成立相应机构,抓好渠道安全整治工作,对所属灌区尽快开展渠道行水安全排查,制定措施,落实责任,积极消除安全隐患。
新闻回顾:宝鸡峡引渭渠半月捞16尸体 渠宽水深致难营救
咸阳引渭渠尸体总数升至16具 最初无安全防护设计
引渭渠若装护栏需2亿 管理部门称费用难解决
在宝鸡到咸阳间,有一条农业动脉线——宝鸡峡引渭渠,从1971年建成通水,引渭渠承担了宝鸡、咸阳两市多个县(区)田地的灌溉任务。然而,今年3月底到4月中旬,在引渭渠咸阳段内连续发现16具尸体,其中多为失足坠落溺亡(本报曾连续报道)……这条人工河在造福两地群众的同时,也常给沿岸一些村民带来丧亲之痛。
“宝鸡峡”死尸一事 咸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3月30日上午9时许,咸阳60岁男子祝建军,在前往地里干活途中不慎掉入引渭渠中。警方提醒,春耕时节引渭渠水流湍急,干农活或行走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家中如有人口失踪,请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以便于协查。
早前报道:
咸阳段引渭渠变“夺命渠” 20天内已捞出16具尸体
咸阳引渭渠又现两具尸体 15天内已经发现14具
20天4人先后溺亡引渭渠 打捞又现两具无名尸
村民引渭渠里寻落水亲人 却捞出3具陌生尸体(图)
4人溺亡引渭渠 20余天已有7人溺毙灌溉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