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标记物显示,工作人员从水中扯出“地笼网” 本报记者 刘晓双 摄
华商网-华商报汉中讯(记者 刘晓双)“4月26日才向汉江放流的20万尾小鱼,现在就有人撒网捕鱼,真是太缺德了!”一名在汉中滨江路晨练的市民说。4月28日清晨6时许,汉中渔政人员在汉江边巡查发现,在靠近3号桥的江心水面上有异常浮漂,后发现是有人在江中撒网捕鱼,漂浮的水瓶正是渔网所在位置的标记。
汉中市渔政站副站长杨永斌介绍,为保护汉江鱼类资源,前两天渔业部门刚向汉江放流20万尾汉本土鱼,渔政站加大执勤巡逻,就发现有人在放流区域撒网捕鱼,按照标记物显示,工作人员立刻从水中扯出渔网。记者现场看到,渔政工作人员从汉江中扯出的渔网长度均在十多米左右,密度非常大,工作人员称之为“地笼”。
杨永斌说,“地笼”毁灭性巨大,可以将大鱼小鱼“通吃”,还可以将鱼、虾、黄鳝、泥鳅等“一网打尽”。据了解,“地笼”多为汉江附近居民所设,一般在晚上10时左右下网,清晨5时左右起来收鱼,然后送到菜市场卖掉。
经过3个小时的排查,工作人员一口气将江中所设的15张“地笼”全部扯出,发现里边有近200斤鲜鱼,包括甲鱼、鲫鱼等,工作人员现场将其全部放生。记者看到扯出的渔网中,有4张都是崭新的。工作人员说,近期汉江中鱼密度较大,一张“地笼”一天少说也可以捕捞100斤鱼,每年3至4月是鱼的排卵期,大量捕鱼对生态环境破坏性极大。
对此,渔政部门工作人员提示沿河群众和捕鱼、钓鱼者,近期正是鱼类大量繁殖时节,违规捕捞作业严重威胁了天然水域的生态平衡。同时,在禁渔期间下“地笼”,严重违反国家渔业法,将没收捕捞工具,严重者将给予重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