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专题资料库
又是一年毕业季 专家:责任心考量校园恋成败
http://news.hsw.cn    来源: 中国教育人博客  2012-05-24 09:59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会所的秘密
会所的秘密
瑜伽之恋:老外与中国姑娘
瑜伽之恋:老外与中国姑娘
·甘肃卫生厅:打通任督二脉可治病 网民被小说误导
·大学排行榜不同版本掐架 爆“竞价排名”丑闻
·广西13岁女初中生拿压岁钱做人流 术后正常上课
·在读研究生偷拍女生洗澡 称偷拍为写论文找灵感
·收入分配改革方案8年仍难产 收入差距扩至23倍
·深圳儿童医院贴赶客告示:看病你不能等就换医院

 

  【心灵档案之专家解答】

  责任心考量校园恋的成败

  高校大学生有如是说法:大一忙占位,大二忙配对,大三忙实践,大四各自飞。其中有两句与恋爱有关,据统计,在高校谈过或正在谈恋爱的学生几乎占到一半以上,而毕业的分手率却几乎在90%以上。在此,并不能一概而论于校园恋的是是非非,但对于走出校门的年轻人而言,校园恋却对他们今后的生活有一定的影响。

  在最黄金的年龄段里,年轻人的朝气蓬勃不仅表现在操场或考场上,还体现于他们的生理结构。此期间,男孩子最帅,女孩子最美,按说,他们身心已趋于成熟,已经步入生育期。然而,学子之责又让他们无法兑现这种理论,但更重要的一点是,由于他们的心理年龄仍然是孩子,所以大部分人无法肩负成家立业的重任。

  有大学生坦言,学校里只是在一起念书,在一起胡思乱想,说白了,就是相互陪伴,却无事可做,也不必为生计奔波,因此是无忧无虑地感受着童话故事;而一旦走入社会,无形的压力以及顿时开阔的眼界均让彼此放下了冲动和唯美,再接触时,才感到自己和对方的幼稚,也感到了面对责任时的力不从心…

  其实,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力不从心和欲速则不达。这不仅体现于恋爱分手,而且映射出刚刚从校门走入社会的大学生们的普遍心态。因为社会上的所谓辉煌,与校园不同。校园看分数,社会看仕途。再高的分数,也未必能兑现辉煌的前途。同样,再浪漫的校园恋,也未必能发展为夫妻间的朝夕相处。

  这期间最大的不同在于责任。其实无论是找工作,或是成立家庭,其关键之处在于能否承担责任。在责任心面前,会筛选出所有人的真实面目。而校园恋势必与今后的恋爱有所不同,无论这一对男女同学是否在走出校门后分手,但他们都会面临同一件事———为自己今后的生活承担起完全的责任。

  如果他们的校园恋是健康的,并且在面对社会时仍能保持着同甘共苦的责任心,正如他们在校园共勉一样,那么他们便有可能把幸福进行到底,成为志同道合的终身伴侣。如果他们在校园恋中只是因为孤独或唯美而相互陪伴,便极有可能导致毕业分手,那么这段浪漫的经历,也极有可能延续下去,成为“没有及格”的成绩单。正如步入工作岗位后的力不从心一样,失意的恋爱,看似无形,却有可能成为后天婚姻不良的基础。

  因此,无论是否在大学校园里谈恋爱,最关键的是要把目光放远,不能及时行乐。玩具总要变现为生产资料,每个人都有长大成人的一天,学业的优异还要通过实践能力来印证,同样,恋爱的质量也要经过同甘共苦来考验。

  【心灵格言】

  我们都是凡夫俗子,要的是平淡生活,而不是昙花一现。

编辑:李琦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网曝安康一工厂校园内生产 负责老师被批评教育   12-05-14 17:54
·陕为预防校园伤害事故发生 禁止精神病患者进校内   12-05-05 08:17
·尼日利亚巴耶罗大学校园发生爆炸 已确认8人死   12-04-29 18:07
·西安东郊小学生经常偷带啤酒进校园 家长谴责商家   12-04-28 05:27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