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06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评论

亿元“买”院士:挥金如土的粗鄙手笔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2-10-21 10:27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辽宁规定,引进一名院士,省里给予单位1亿元奖励。省科技厅政策处负责人表示,“力度在全国比较少见”,津津乐道,豪情毕现,但公众看了不知是何感想。对人进行悬赏求索,常用于捉拿罪犯。引进院

  士与捉拿罪犯当然是完全不同的事情,但悬赏手段是一样的。现在缉拿要犯,往往也有赏格,高的达到数十万,少的只有几百块钱,谁捉到谁拿走,不知罪犯是否也因此有不同等级的“自豪”。引进院士值1亿,院士的头衔真值钱。

  院士引来后做什么,无所谓;院士来了后能做出什么,无所谓;哪怕院士只是来养老,只要是工作关系、生活关系落定,这就值1亿元。1亿元,不是奖励院士,也不是奖励院士的工作,但这个价码,也间接地标定了院士的价格。

  中国的院士数量多,但既然这是最高级的人才,故而不管是从哪方面来说,都极其不敷使用。做事情也好,申请课题也好,扩大地区和单位的名望也好,与最高位阶的需求相比也好,院士的员额都是再多也嫌少。争夺院士指标,于是得以成为个人、单位、省市力量的比拼,其间既有成就上的公开的竞赛,也有说不清道不明的诸多关系的暗战。

  极顶的学术头衔,自然有极顶的竞争。学官充斥,为人诟病;投票争议,时常有之。引进院士,成为既关乎荣誉也关乎利益的角逐;拥有院士,拥有更多的院士,既是可以骄傲的说头,也能掌握更多的课题费、更大的评奖权,还是科技行政的政绩。一个院士,列名多个机构,迅速成为常例。辽宁更上一层楼,亿元巨奖,只向从外面入籍辽宁的院士引进行为颁发。引进一个就值1亿,那本地产生的院士要奖多少,本地院士要走而挽留成功的又要奖多少?辽宁出台了这样的政策,别的地方要不要见贤思齐,择“善”而从?1亿元还是奖给做人才工作的单位,院士个人选择留在某地或者迁往别处,决定着上亿的钱落入谁手,难道不也需要巨资去安慰,或者吸引?

  世界上有院士制度的国家很多,尊重人才的国家也很多,有哪个国家,围绕院士会产生这般荒唐的景象?大概也只有我们这里,每个地方都财大气粗,随便就能拿出1亿元来,而且财政的钱款容易开支,用巨资去“尊重人才”冠冕堂皇。财政的钱款,既然拿去胡吃海喝都顺利得很,拿去撞“尊重人才”的头彩当然更不能有人阻止。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这个社会钱多得堆成了山,到处在建造宏伟的工程,打造举世无双的奇迹,“三公”支出令人叹为观止,不少事情似乎都可以用钱搞定。这样看,亿元巨奖引进院士,不过是钱多得不得了、顶用得不得了,而且管得松得不得了的又一个表现而已。

  这个社会钱又像是很缺乏,义务教育不能延长,儿童失学和考上大学读不成的现象都不能绝迹,医疗保障不能提高,征地拆迁常因补偿不够闹出人命,地方政府债台高筑,办什么事都说“条件不具备”。这样看,亿元巨奖引进院士,又像是一个胡为乱举的例证。

  不管怎样,引进1个院士奖金1亿元,与其说显示对科学和人才的尊重,不如说是对金钱的崇信。连钱都大把大把的有,能大把大把的用,什么事情都该心想事成,还怕引不进院士?这就是引进1个院士1亿元的政策宣示。

编辑:温磊

更多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