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洛杉矶10月20日电(记者柳丝)一百年前,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以北150公里的贝克斯菲尔德市,第一代中国移民、铁路工人梁明从旧金山聘请中文教师在自己家中义务为大家教授中文,成为贝克斯菲尔德中文学校的前身。如今,这所中文学校迎来百年校庆。
20日,为了庆祝学校百年生日,全校师生为当地居民和华侨华人准备了舞龙舞狮演出,展示中国功夫、舞蹈和书法,还上演了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古装时装秀。
这所中文学校原名“侨民小学堂”,坐落在人口只有40万的农业小城贝克斯菲尔德市曾经的中国城中心,中国城在1952年的大地震中消失,但这所中文学校仍然坚持义务授课的传统却百年不变。
1952年,在梁明办学的基础上,学校新址建成,中文学校有了固定的上课地点。百年来,学校全部靠当地侨社或好心人捐助,学校教师都由义工免费担任。刚开课时学校只有20人上课,现在每年有约50名固定学生,按照年龄分六个年级。学校有两名义务教师,都来自中国大陆,每周末上课一次,以普通话和广东话教授中文简繁字读写。学校也开设简单的书法、绘画、传统民俗和历史文化课程。学生大多是第二代中国移民,不少收养了中国孩子的美国家庭也把孩子送到这里学习中文。父母希望孩子通过学习中文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
学校负责人梁季熙对新华社记者说,第二代中国移民的孩子最大问题之一是父母英文并不太好,而在英文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常常不知如何与父母交流。“孩子们来到这里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可以了解、并为自己的传统骄傲。他们可以在这里知道(中国文化)究竟是什么。”
贝克斯菲尔德市市长哈维·豪尔对记者说:“当地华人社区是贝克斯菲尔德市非常多元化的组成部分。这所学校推行百年的义务中文教育对华人融入美国社会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14岁的伍永聪是第二代华裔移民,他上学前就开始来这里学习中文,现在已经上高一的他对记者说,因为学了中文,让他更自信了。他说:“会说中文让我在学校很受关注。学校里每个人都喜欢来问我:‘这个用中文怎么说?那个怎么讲?’”
何惠琴2002年从广东来到美国后,就开始在这所中文学校义务授课。她告诉记者,有不少华人学生从小就来学中文,一直学到离开这所城市去外地上大学。虽然这份工作没有报酬,但何惠琴说:“在这个地方能够提供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让这里的小孩学中文,让他们多了解中国,对我来说意义非常大。”
“杨柳条,趁风飘。东风吹来往西飘,西风吹来往东飘……”这是该校1913年中文教科书的一课。翻开这本64开32页暗红色的小册子,微微发黄的书页中用楷体油墨印刷着一首首朗朗上口的儿歌。课本旁边,田字格本、毛笔字贴上还留着几十年前学生的笔迹。
只有100多平方米的板房,斑驳泛黄的墙壁记载着学校的年龄。当年从这间教室走出的中国移民已经深深融入美国社会,但学习中文仍然是如今中国移民子女的必修课。
编辑:海娜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