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前驻欧盟大使 丁原洪
停顿多时的伊核问题新一轮会谈将于11月底举行。10月20日,《纽约时报》报道美伊双方同意在美国总统选举后举行直接谈判。对此,白宫发言人和伊朗方面先后予以否认。不过,联系到日前美国同以色列领导人就伊朗核问题设定“红线”一事公开争吵的背景,此事恐怕其来有自。
今年上半年,美伊关系一度十分紧张。美国在强化对伊朗制裁的同时,不断在伊朗周边炫耀武力,对伊施加压力。伊朗采取针锋相对的方针,拒不妥协,甚至不时传出必要时将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应对西方制裁。不过,美国当前面临严重财政经济困难,又适逢美国大选将近,并不想在中东开打一场后果难以预测的战争。奥巴马政府通过秘密途径给伊方划了一条“红线”,即只要伊朗不生产核武器、不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美方就不会对伊动武。伊方则心领神会,不管言辞上对美国多么强烈,行动上始终不踩这条“红线”。
美国的这一做法却引起以色列方面的极大恐慌。以方认为伊朗核开发计划已发展到十分危险的地步,离生产出核武器的日期越来越近,如不及时采取“谈判”措施,必将贻误时机,酿成大祸。美以双方就此进行了激烈争吵,从内部到公开,美方先是以制裁措施正在起作用,要求以方“稍安勿躁”;以色列则拒绝按美方要求对伊保持克制,拒绝承诺(一旦发动袭击)事先通知美国。不过,以方虽口头上不肯承诺美大选前不对伊朗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但实际上并未公开挑战美方的要求,而是改换手法,逼美国设定对伊核问题的“红线”,也就是要求美方容许以动武的“时间表”。奥巴马慑于国内外压力,不愿也不敢对此做出明确承诺。以方则公开声称,“国际社会那些拒绝对伊朗设‘红线’的人,在道义上无权对以色列亮‘红灯’”。言外之意是美方无权要求以色列不可单独对伊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
而从现实情况看,中东地区依然存在着爆发一场新战争的可能。对于美国来说,大选后的当务之急就是尽力防止事态失控,除加大对伊朗施压外,需采取其他办法求得伊方做出一定让步,以此消除以色列对伊动武的口实。在这种形势下,不能完全排除美伊进行私下接触的可能。白宫的否认可能是在有成果之前迫不得已而为之。
伊朗核问题引发美以公开争执,其影响是重大深远的。这对中东乱局的持续以及美国全球战略部署的调整步伐,均会产生不容小视的影响。
编辑:海娜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