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巴黎10月22日电(记者 梁霓霓)通讯:中国人看蒙娜丽莎时想些什么——记中法文化一次对话
在卢浮宫面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中国人多会凝视良久方肯离去;他们想了什么?对西方文化又有怎样的体会与洞察?法国学者提问,中国同行回答,在交流与思辨、碰撞与沟通中,一场中法文化的对话悄然展开。专门记述这场对话的跨文化研究著作22日在法国首发。
本书法文名直译为《中国人看蒙娜丽莎时想些什么》。新书发售仪式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行。文化中心位于塞纳河畔的亚历山大三世桥边。大厅内,古色古香的百宝架上陈列着中国古董瓷器,色泽淡雅,意蕴悠长,厅堂中央西式水晶吊灯低垂,富丽堂皇。几十位中法来宾济济一堂,于此听新书两位作者——法国艺术哲学学者克里斯蒂娜·佳玥与武汉大学法语系系主任吴鸿渺“还原”他们曾经的对话。
从欧洲绘画之父乔托到17世纪欧洲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伦勃朗,再到20世纪立体主义画派创始人毕加索,在书中,十余幅凝聚西方文化精神的经典名画成为串联两位学者探讨与交流的线索。
在新书发售仪式上,佳玥用电脑展示了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德国绘画著名代表人物汉斯·荷尔拜因的肖像画作品《大使们》。这是一幅双人全身群体肖像。画中人物体态结实,神态栩栩如生,对称分列于杂物台两侧,姿态类似照相。被问及观感的吴鸿渺认为,画中展现的地球仪、望远镜、书籍、测量仪器、乐器等暗示了西方人对西方科技的自信以及主宰世界的渴望。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清代画家石涛的一幅山水画。画面上大量留白,表现出意渺渺于白云,心荡荡乎流水的境界。画面上虽然也有两个人物,但与山水相比极为渺小,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反映出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理念。
编辑:海娜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