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06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评论

是对教育的莫大嘲讽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2-10-25 10:17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日前,哈尔滨市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单位编制环卫系统员工报名工作顺利结束。457个招聘岗位引来11539个报名者,在最终报名缴费成功的7186人中,29位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报名者引人注目。

  我当然不是瞧不起环卫工人,作为城市的美化师,他们的付出与劳动值得每个人尊敬。我也当然能理解这29名硕士的选择,现在的就业形势如此严峻,单是事业编制与解决户口两样,足以吸引诸多硕士的心。但是,让接受了20年教育的硕士不搞研究、去当环卫工,算不算对人才的过度消费?

  在德国,只有少数年轻人选择进公共事业部门服务,一是政府用工需求不大,里面多数是中老年人;另一个是社会福利高,年轻人不用担心找不到工作,多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在法国,对不少年轻人来说,公共事业单位虽然岗位稳定却不诱人,薪酬方面也没有什么优势。尤其是那些较有抱负的青年,往往更愿选择向私营部门或政界发展——因为那里的天地或许更为广阔,个人的发展前景更为令人憧憬。

  而我们的年轻人呢?当年轻人的创造力、想象力敌不过一个“编制”的诱惑,又何谈一心钻研学问、何谈创新?拿不了诺贝尔物理、化学奖,不是我们的年轻人不够优秀、脑瓜不够聪明,而是他们不能后顾无忧地去实现理想。(相关报道见A19版)

编辑:温磊

更多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