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06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71岁盲人创作近7000首感恩诗 摸摸额头写完5首

来源: 华西都市报  2012-11-13 13:48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欧施源在家表演自编自创的川北花鼓。

  欧施源在家表演自编自创的川北花鼓。

  摸一摸额头五首曲子一气呵成

  11月10日下午,华西都市报记者来到位于广元市元坝区柳桥乡分水岭村的欧施源家,听到有客人进屋,欧施源从床上起来,拄着拐棍慢慢地摸索着走进客厅,在沙发上坐下。

  这是一栋三层的小洋楼,水泥院坝干净整洁,走道两旁摆放着各类花盆。二楼是四室两厅的住房,屋内洗衣机、冰箱、饮水机等家电一应俱全。

  “我眼睛看不到了,耳朵还好使。”寒暄几句后,欧施源说,他仔细收听了十八大的开幕式。“听过之后,就有写诗编曲子的想法,虽没有动手写出来,心里却一直在打腹稿。随即,他让记者做记录,自己临场发挥。

  “二零一二一一八,我党召开十八大;北京光辉照全球,世界眼光看中华。”刚一说完,他急忙道歉:“对不起,忘记起题目了,我这个就叫《学十八大听民声》,”欧施源特别强调,是“民声”而非“民生”。说完这一段,欧施源摘下帽子,摸一摸额头,紧接着一气呵成了另外四段。“坚持科学发展观,党的宗旨永不变……”

  词句创作成熟后,欧施源又摸索着走进卧室,取出他花了500多元买的一套锣鼓。咚咚锵……随着锣鼓的节奏,他将先前临场创作的五段诗歌,以川北花鼓的形式表演了出来。

  创作近7000首拄着拐棍上街打印欧施源今年71岁。据其讲述,他上世纪六十年代从旺苍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当地一小学教书。后来因患上了视神经萎缩症,医生建议他从事体力劳动,以延缓视力的衰退。1964年,欧施源不得不离开三尺讲台,退职回家务农。1995年,因视神经萎缩而彻底失明。

  欧施源从卧室里拿出厚厚几本他的诗歌集以及曾在报刊上发表的诗歌。记者浏览发现,其创作的内容基本都是讴歌社会主义好、中国共产党好。“目前,我所有的文艺创作有接近7000首,全部反映了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情。”欧施源说,这与他人生经历有关。在得知身患残疾对生活失去信心后,元坝区残联有关负责人给他送来了收音机、盲杖、盲表等专用物品。“让我慢慢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现在,他每月还有657元的补助,他对此感到很满足。

  欧施源告诉记者,“盲写”这些创作非常不易,身体允许的时候,他会将一页纸留一小段出来,其余的全裹在铁尺上,然后提笔从左至右书写,需要换行时,就将铁尺往下移放一次。“现在很多时候是让孙子给我写,我说一句,他写一句。”他说,他还会将自己觉得满意的拿到附近的场镇上打印出来。“拄着拐棍慢慢摸过去,要半个多小时。”

编辑:曹静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