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自网络
独居水中的庙宇
历经百年仍保存完好
城隍庙建在城外本身就是例外,而宁陕的城隍庙更是建在了长安河的沙洲上,200多年来经历数千次洪水袭击而安然无恙,可谓千古一奇。
耸立在长安河中沙洲上的城隍庙,外形酷似一艘船,四周环水独居中央。沙洲上古树参天,翠竹掩映。城隍庙总面积6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其规格形制与衙属建筑相近,坐北朝南,整体建筑纵深172.45米,宽33.5米。在后院中又修建了八卦图和东、西两间厢房,分别是书画展厅和文物陈列室。
解放后,城隍庙殿内塑像、壁画、辅助设施、饰物以及部分殿堂建筑物俱遭毁损。上个世纪80年代后,城隍庙逐渐得到重视和保护。先是宁陕县政府将城隍庙确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又成立了保护机构——“宁陕县文物管理所”。90年代后期,开始了大规模的抢救维修,新建了石拱桥、门楼,维修并恢复了戏楼、山门、过殿、东西庑、东西厢房、城隍殿(即正殿)、慈航殿(观音殿)、财神殿、药王殿,增设了太极八卦坛、碑林、盆景园等。
城隍庙在平面布局和排列上采用了中心对称的建筑手法,其主体建筑保留了清代建筑的典型特征。同时,因地处秦岭南麓,受南方建筑风格的影响,又显现出结构严谨、典雅秀丽的韵味。
全国各地有很多城隍庙,宁陕城隍庙与其他的相比具有两大特色:其一,建筑地理位置特殊,城隍庙建在长安河心的沙洲上,即便是连续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水灾害,也只是有惊无险。其二,民俗文化活动丰富,最具代表性的是城隍庙会和城隍出巡。1994年开始,在宁陕县有关部门的大力倡导下,城隍庙会每年都要举办,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各种物资交流活动。2008年5月11日,宁陕县再次组织了城隍出巡这一民俗活动,并将其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造型独特的宁陕城隍庙,昔日以传播道教文化为主,而今已经成了闻名遐迩的旅游景点,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游客们蜂拥而至络绎不绝。
编辑:赵萌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