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评论
人民日报:异地高考,审慎对待也在情理中 慢不得也急不得
异地高考改革势在必行,但审慎对待也在情理之中。这项招生考试改革,影响范围之大、涉及问题之广、争议之激烈、情况之复杂,远远超出教育领域。异地高考的门槛究竟有多高?口子开多大?条件会多严……这些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政策设计的难点。条件太严、门槛太高、数量太少,到头来只是少数人的“游戏”;条件太宽、门槛太低、数量太大,流入地的教育资源又会被稀释,流入地学生的利益可能受损。
异地高考:话题虽疲劳,“开闸”须重申
异地高考“开闸”固然是好,但如果“无门槛”,势必会引发担忧:它或将造成“高考移民潮”,加剧教育资源向流入地的集中,固化地域不公的态势。如何界定门槛,在预防投机和打破藩篱间找到平衡,考量制度设计的柔性。基于此,“有条件准入”,完善学籍管理,规范对考生报考资格的审查,也就成了不二对策
别让异地高考绊在门槛儿上
平心而论,异地高考难就难在户籍福利上。与户籍隐性挂钩的异地高考,只会放大原有的不公,无异于空中楼阁。我们不可能一下子说服各地主政者对城市农民工做到与市民同等待遇,拿出足够的当地招生指标来惠及农民工子弟,如果纠缠于降低门槛,只会空谈误事。不如将户籍公平先搁置起来,纯粹从“异地高考”的本源率先解决异地参加考试的问题。
编辑:王静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