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7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1942年300万河南人逃荒来陕 88岁老人曾被卖过3次

来源: 阳光报  2012-11-30 05:00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1942年逃荒中被饿得直哭的孩子(资料图)

  “饿狗咬掉耳朵,弟弟嚎了半声就死了”

  她被卖三次,终于卖到了“最好的地方”

  ■记者凤晨王怡纯

  1942年,“水旱蝗汤”四大灾害轮番袭击中原地区的110个县,1000万人的河南省,有300万人被饿死,另有300万人西出潼关做流民。

  讲述这段历史的电影《一九四二》正在热映,以同样的历史为背景,陕西青年作家吴文莉创作的长篇小说《叶落长安》也讲述了跨越半个世纪的“河南人在西安”的故事,同名电视连续剧也在各地热播。

  为还原河南人逃难到陕西的心酸历程,本报记者特此采访了《叶落长安》的作者吴文莉,听她讲述那些幸存者亲历过的人和事。

  在创作长篇小说 《叶落长安》的过程中,吴文莉大量走访了那些亲历过当年苦难的人。吴文莉表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对待那段历史、那段苦难的态度。“他们就像在讲别人的故事,对于那些苦难,表现的异常平静。”

  而这么多年后,让吴文莉最为感触的则是:“饥饿的时代,能活下来的人都是了不起的,所以,我们应该给予来陕的河南人更多的宽容与理解,就像一对兄弟一样。”

  88岁老人称当年逃荒途中曾被贩卖三次

  吴文莉称,逃荒生存的人群中,由于易贩卖,更容易要到饭,女性反倒更容易生存。据她讲,从河南逃难到陕西的人中,一位如今已88岁的老太太当年曾被贩卖过三次。

  吴文莉给记者讲了自己采访过的一个老太太亲历的逃荒。老人今年已经88岁了,1942年的时候,她刚刚8岁,那场灾难让所有人在一夜之间开始了逃荒之旅。而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她从一个8岁的女孩瞬间成长起来。

  在逃荒的路上,家里因为无法承受多一个吃口粮的人,便把她卖给了当地人当童养媳。据这位老人讲,当时因为还在河南境内,所以情况也不乐观,过了两个月,丈夫又携全家人开始了大逃荒,当时才8岁的她伺候着男方家里的两代人,一路上看着树皮都被人剥光了,她感觉自己连活的可能都没有了,男方家人开始动摇,最终将她抛弃。

  后来,她漫无目地的走进了一个村子里,她也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只知道那里家家都养着羊,而且一天可以吃两个洋芋。她再次当了一个智障人的童养媳。而后,便天天遭受着那一家人的毒打。坚持了大概两年后,一天凌晨,她看见一辆拉草车路过,想也没想就跳上了车,尽管驾车的人声称会将她卖掉,但她还是义无反顾地跟随他到了最后的落脚地——西安。当时10岁的她觉得西安是她见过最好的地方,没有战争,没有饥饿。她被车夫卖给一家弹棉花的,一直生活到如今。

  吴文莉告诉记者:“老人在讲述那个任凭什么词都无法形容的逃荒史的时候,就像在讲别人的故事。对于那些苦难,她表现的异常平静。也许,人只有吃饱后才有尊严可谈。”

  85岁老人称逃荒途中弟弟被饿狗咬掉耳朵惊吓致死

  吴文莉说,那时,饥饿和灾难已经彻底摧毁了人伦道德,对于逃荒的人来说,任何匪夷所思的事情都会发生。据她讲,一位如今已85岁的老太太曾遇见烧人骨取暖的事情。

 [1] [2] 下一页

编辑:赵萌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